1955丹麦8.3分剧情《词语》BD1080p.中法双字


词语海报

名称:词语

别名:诺言(港) / 复活(台) / 神喻 / 圣言 / The Word / Ordet

主演:汉娜·阿格森 / 西尔维娅·埃克豪森 / 比吉特·菲德斯皮尔 / 凯·克里斯蒂安森 / 普雷本·勒尔多夫·雷 / 亨里克·马伯克 / Emil·Hass·Christensen / Ejner·Federspiel / Ann·Elisabeth·Groth / Gerda·Nielsen / Ove·Rud / Henry / Edith·Trane

导演:卡尔·西奥多·德莱叶

地区:丹麦

年份:1955

语言:丹麦语

时长:126分钟

词语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丹麦一个宗教氛围极浓的村子里,农夫波根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对宗教持怀疑态度,性情叛逆;小儿子居然与不同信仰的女孩谈恋爱,而影片的主角、三兄弟中的老二相信自己就是耶稣,被大家当成疯子,因为本来读神学的他在经历未婚妻离世后打击太大而成疯癫;但有一天老二开始“显灵”,让死人复活,自己的神智也开始恢复。

词语下载地址一

最新资源已封禁吸血客户端,迅雷用户请更新到最新版,推荐使用qbittorrent、utorrent、BitComet等bt客户端下载!

词语下载帮助

  • 0.推荐使用bt软件下载新资源磁力链。不保证电驴地址可正常下载。
  • 1.如使用迅雷下载提示‘任务错误,未知错误,敏感资源,违规内容,版权‘等等,可留言报错
  • 2.出现以上情况与本站无关,因迅雷官方响应政策屏蔽资源导致。
  • 4.如遇到老片迅雷下载速度过慢,可试着复制ed2k电驴地址或磁力链到迅雷网盘或百度网盘离线中下载,也可以试试迅雷会员速度加成。
  • 5.如某片全部地址都无法下载,建议您到留言中心告知。

词语豆瓣热评

  • 芦哲峰2011-08-04 10:49:57

    氛围太话剧了,以“话”为主,字幕又烂;神迹的展现方式太直白了,不如塔可夫斯基巧妙。

  • 丁一2010-07-31 08:41:09

    德莱叶称光为电,暗为影。于是有了电影。这是第一天。

  • 掉线2016-01-13 01:51:26

    【B+】德莱叶大概是唯一一个拍宗教电影能让我喜欢的,构图严谨的像古典主义油画

  • 欢乐分裂2019-06-19 19:56:09

    2022-12-10三刷仍震撼,尤其在看完布列松之「乡村牧师日记」后连看这部,简直是我个人的「神迹」,泪流满面。丰富的室内调度与群戏走位堪称影史最佳之一(围绕起居室的各房间,人物进出画框的走位路线之繁复令人叹为观止)配合完美构图、景深的运用与精心打光,每一秒都好看到无法呼吸。“你必将腐烂,时代在腐烂。”言必称赞美主之荣耀的信徒,实则都暗揣私欲与算计,都潜藏质疑与不安,所谓恪守宗教原则的坚持已悄然变质为世俗利益的纷争;必有一个以肉身度神的时刻(产床上如圣母的受难哀婉面容,圣愚的先知预警)引领这群迷途羔羊,于时间的凝结后,沐浴到盛大荣光,目睹神迹的降临。藉由信望爱完成破坏-重建、幻灭-重生的太初秩序,女儿纯洁的笑容和纯良的信念是最亮的光芒,人类(生命)由此得以延续,宽恕和爱的博大照亮了人间。

  • Alan Sleep2019-06-19 21:37:15

    一个讨论神性的乡村故事。相当精致(考究?)的电影,构图和打光都赏心悦目又暗藏隐喻。看剧情简介和海报时根本想不到拍出来会这么居家又沉稳,和我想象的差好大。能在银幕上看到沉得住气、不哗众取宠的影像已经机会难得了,希望有更多次这样的经历。

  • 柯里昂2017-07-09 20:26:16

    自从看了圣女贞德后就对德莱叶的电影“敬而远之”了,因为实在太“神”了

  • 复印2019-01-06 15:21:17

    (20160408一刷五星)极致的调度,人物活动范围大,路线错综复杂,出入画与位置关系随情境不断变化,怀疑老塔都佩服。明确的对景深的追求,Mikkel回家与pastor对话时,后景比前景两人焦点更清晰,可说明焦点放在了保证景深处而不是两人身上。由以上两点可设想照明设计多么用心,虽然大多都是通过区域布光覆盖场景,对不同人物、不同小区域大多用力平均,但也有例外,比如pastor刚来访时只有Johannes在客厅,J的面光很柔和,并且比景物、pastor暗,只有极少量高光修饰,产生了神秘、孤立的感觉,同样的设计还见老头从Peter家赶回家,独坐餐桌旁时,J的调度。有细致的声音设计,特殊的语速(不代表如Bresson后期那样没有各色情绪)使话语有如雕塑一般坚固,还有多处画面外、叙境内的声音,如窗外孩子唱歌、屋内Inger呻吟,这种开放性与调度观念合拍并进。

  • 外出偷狗2019-04-04 15:37:18

    简洁而精致。大量室内场景的构图和光线、人物相对位置的变化都充满隐喻,值得玩味。这些宗教话题因为剧作的表现变得有吸引力。握住钟摆,停住时间,不需要神的出现就已经神性十足。

  • 十一伏特2023-02-03 00:55:11

    室内场景占到90%以上,户外画面基本只做简短换场使用。全片几乎都是中景长镜头拍摄,用简单的平移横摇实现非常精细的调度,参与对话的人物都要入画稳定后再发声。人物的走动带动镜头横移,从前一次的双人对话过渡到下一次的双人对话。按常理说,这种中景长镜头拍摄大量对话,本来很容易拍出舞台剧效果,但镜头不断的运动重新构图削弱了这种弊端。 至于剧情,前半逐次引入不同教派间的争端、信仰与科学的辩论,可从孕妇难产开始变得神棍。死去活来,违背常理的死去,基督再世的复活,都是为剧情刻意安排的超常规转折。 原戏剧剧本名为In the Beginning is the Word,即约翰福音开篇的太初有道,下句是“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电影里在复活前吟诵的台词也有“能让死去的人活过来的咒语”(the word that can make the dead come to life.)

  • Mannialanck2013-04-17 22:13:13

    9。不容易,我把德莱叶看完了,看到了神迹

  • 东遇西2010-03-05 16:25:54

    没有上帝,只有失而复得的大欢喜:)

  • 高詩遠2023-12-16 16:41:44

    #北师大北国剧场 整个家庭所面临的始终是信仰衰落的问题。Mikkel放弃信仰,Anders追随真爱而去,Johannes已陷入疯狂……上帝不会立即实现人的愿望,一切都会秘密地发生,这样人就不会大惊小怪。在Inger死去后,家庭陷入最苦难的时刻,一切却又因为信仰的存在而迎刃而解,本被父母反对婚姻的Anders和Anne成功相爱,出走的Johannes甚至让Infer复活,使得她和Mikkel的爱情继续细水长流。算是一部非常感人的基督教宣传片,如果从教徒的眼光来看的话。

  • Nakadai2013-02-14 04:23:23

    他们只相信死了的耶稣,不相信活着的存在。意志如果动摇,奇迹不可发生。漫长的宗教讨论推至了故事的高潮,终究在神迹出现引发更多的深思。此片镜头颇有舞台感,增加了戏剧气氛。

  • 闻人林2010-02-16 06:38:10

    不止一次地觉得德莱叶的戏剧像中国戏剧了,一度还怀疑北欧戏剧文化和中国近现代文学有相通之处。

  • 七月在野歪2024-01-07 22:22:54

    #卡尔·西奥多·德莱叶作品精选# @资料馆。没有想象中晦涩难懂,所有情节都为最后一场戏铺垫。词语即神谕,也带来了关于信仰的终极思考。德莱叶的调度还是太神了。#1700

  • censored dump2019-06-15 18:42:38

    SIFF*天山。恳求神迹,诉诸“旧的上帝”,就要承受对现实(自然规则)的冲击,从信仰冲突里考验信的纯度(同个耶和华名下为何还要争胜),而它的结果是“道成肉身”和再次退隐,这点比伯格曼更彻底(车灯照门就类似冬日之光)。德莱叶的场面调度真是典范,推拉摇移的深焦镜头不断吞吐人物与环境,形成雕塑般洗练的群戏构图,细节设计好(开停摆钟-奇迹时刻,两个父亲信仰争辩时的烟,重复对白Not yet)。克尔凯郭尔说过信仰的跳跃,电影不只靠奇观,而是用富有连贯性的视听语言完成这种体验。

  • 寒枝雀静2019-01-28 22:29:49

    D+/ 对舞台剧的减法与提纯?(没有慧根的冷漠脸.jpg)

  • 冰红深蓝2019-06-25 18:40:10

    德莱叶在电影中创造了神迹,宛如耶稣再临。叙事不疾不徐,室内戏调度精妙而富有深意,布光与表演无可挑剔,标志性的景深运动长镜头克制沉缓,毫无喧宾夺主之嫌。PS:在信仰缺失、宗教讽刺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回过头来重温那些为数不多的、在犹疑的外表下抱持虔信的作品,一如老塔的《牺牲》,布列松的《乡村牧师日记》,德莱叶的《词语》,老马丁的《基督最后的诱惑》与帕索里尼的《马太福音》。(9.0/10)

  • JeanChristophe2020-01-23 22:54:14

    四星半. 德莱叶精密的布光令人震惊,仅举一例:Johannes与牧师初见时,后景中的牧师位于灯下,较强的明暗对比赋予其"立体感",前景暗处的Johannes则被极柔和均匀的光线覆盖,仿佛三维世界中的纸片人或圣像画一般. 分娩乃是一个譬喻,在这里难于被分娩出之物正是"圣言"――它躺在盆里,被剪成四块: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 但是自耶稣复活之后,复活必须一再地发生,那不能说话的将开口,无以言表之物也必得道说;当死而复生的Inger问起丈夫,她所生出的"言"终竟在何处时,对方的回答却正指着那开端:它"与神同在".[JOHN 1:1]

  • 双晚2022-12-10 22:01:54

    B-. 拍的真漂亮,却也真的难以进入。寻寻觅觅那个“词语”,最后落在了“生活”,可在两小时无间断的布道里,生活又在哪呢?2022.12.10 大光明

  • Bricoleur2021-01-16 22:44:41

    个人认为Dreyer在本片的镜头达到了真正的“上帝”视觉:缓慢且具有万有引力——镜头移动以轴心旋转移动/推拉为主,自身位置极少发生明显位移,人物围绕镜头,而不是镜头围绕人物;具有较为明显的独立意识,超脱于普通的观众甚至导演视角,但依然保持观看/洞察的态度而不介入;唯独在信仰冲突/信仰显现的时刻,如两个老人的交锋,以及尤其是屋内小女儿恳求约翰救活母亲时,镜头才出现明显的自身移动甚至360度环绕,寓意可想而知。在镜头指代上帝的问题上,Spinoza式的上帝(多角度montage叙事)容易彻底被叙事掩盖并缺乏在场性,而若镜头持续移动则一定程度体现身体性甚至参与性,也与神背道而驰。本片中上帝之眼则以同时随机又必然的方式“观看”了一切,并仿佛掌握了一切又不留痕迹。

  • Spring2015-03-25 16:13:31

    德莱叶的长镜头好长啊……观看此片的感受比较复杂,刚开始10分钟非常吸引,但不久便被同一的节奏和同样的镜头运动方式搞的精神靡靡,中间偶然出现几个跳出固有节奏的镜头,为之一亮——提醒我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后段较好,结尾有力。大概我是还没有读懂德莱叶吧……

  • mecca2014-11-06 10:04:38

    5- 忙到半月来看的第一部。五十年代的德莱叶,呈现和探索的主题仍挣扎在道德与宗教一脉,只是风格比早期更见沉稳,构图趋于简洁,平移与大量中景令大悲悯同时带上了独立思考的距离感。live in half ruins or wandering homeless 泪点戳戳戳

  • 糖罐子.2018-07-01 20:34:26

    德莱叶又一次带领我们深刻探讨了人们信念与信仰、爱与阶级之间的鸿沟,“崇敬两千年前死去的人,却不相信眼前的上帝”,俗世遍布凄苦与污秽,无法理解爱的凡人就像并不相信耶稣存在的教徒,空有一副皮囊。

  • 吴邪2022-12-10 18:42:19

    @2022德莱叶电影展。 开头第一场,他们在找Johannas还是在追随他?同样的场景在后来没有了晾晒的白布,Igner和Johannas不再,大家陷入迷茫。背景里的滴答声因为大儿子的悲痛一拨停止了,生活进入黑白(死亡)。 当信仰之徒也缺乏信仰,相信死去的耶稣而不是活着的,大家更热衷争执信仰该是自我折磨渴望死亡还是充满生命之喜悦。Igner像神的化身,没有她做不到的事情,又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死后有Anne来补她的位置,女性的命运啊… “你们用冷淡的信仰亵渎了上帝”,“你必须腐烂,因为时代已经腐烂了”,Johannas因为侄女的坚信让奇迹发生,她可不像祖父说的什么也不懂,她懂太多了。 和伯格曼和帕帕对比,德莱叶真温和又笃定,如此被Johannas的一言一行击中是万万没想到的,德莱叶好像有神力

  • Lycidas2017-08-12 00:04:56

    结尾本该欣喜若狂的语句却仿佛悲叹,实在太诡异了。越发觉得这是属于笃信生活者的礼赞,或者是神迹怀疑者的一场嘲笑。

  • 顗礼2019-06-23 13:21:00

    #SIFF4K修复版#最后的神迹是影史级别的

  • #草人#2022-12-10 18:11:27

    进场前感觉阳阳的,头有点疼,看完不疼了,电影有神性 @大光明电影院

  • yooooka2022-12-10 20:33:49

    很古典很戏剧,牧师和医生并排坐到底是祷告的作用还是医术的作用?信奉不同的教义而产生的矛盾到底还是不是真正的信仰。还有最后令人感动的神迹,是爱和纯真让人起死回生。

  • godannar2015-11-07 16:30:01

    无论是否巧合,Ordet都绝对是电影体裁对《白痴》的最佳回应——不过并非一问一答。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用白痴二字将混乱的彼得堡封闭起来,从而达成自洽一般,Ordet亦无须借助其它文本证明奇迹。德莱叶无疑继承了丹麦文学改编电影的传统,然而他去往的高度现在看来仍被低估。

  • 遇春2022-12-10 18:31:52

    看过最奇怪的分娩戏——女人的呻吟是背景音,而镜头的主画面竟是一张不怒自威的男性面庞和一把捅进阴道的镊子。非常难受,非常困惑,非常焦虑。一度以为医生代表的其实是魔鬼。

  • typacm2019-06-15 22:07:07

    #SIFF#严谨的构图,完美的调度,极其伟大的宗教主义电影,如果说最接近神迹的电影,可能就是这部

  • Sabrina2017-04-15 22:18:31

    北欧人民自带神性,冬天太长,只好点上火炉,进行哲学思考。此剧还可以关注他们大方、简洁、让人内心踏实的家具和室内陈设。

  • 陈哈2017-05-22 14:15:55

    导演功力深厚,演员功力深厚,故事讲得好,可惜我对关于神的讨论,没有丁点兴趣。对内容没兴趣的话,其他做得再好,也没辙。

  • joker132022-05-01 21:41:46

    陈旧的主题和舞台化,50年代仍要这样吃力地表现奇迹,似乎是在呼唤旧信仰的回归,人们不理睬二哥这“耶稣代理人”,而以对信仰错误的理解反对年轻爱人的结合,因此丢掉了信仰所追寻的大爱,一种被扇了左脸,还要把右脸迎上的大爱。片名“词语”是圣言和咒语,在二哥“真正虔诚”的祈祷下,默默死去的嫂子复生,死掉的孩子貌似成了牺牲品,这直白地诉出了本片的意图: 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你信的方式对吗?只有信的对,才能有奇迹发生。德莱叶的意图过于直白独断,否定了快乐和科学,否定了智慧,甚至以新生命作为代价惩罚不够信仰的人,对所谓“真正的虔诚”的表现,却仅此而已,我对这样的价值意义,实在没有任何好感,宗教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教”是人类的把戏,并非天然至上,永恒是人所期待的终极欲望,而肉身的复活绝对不是永恒的意义所在

  • superfat02042024-01-08 00:17:03

    关于基督神性与神迹的片子。镜头精准,还是能看出舞台剧的感觉。导演相对弱化了些宗教氛围,并加入了医生代表的无神论者,牧师代表的旁观人等视角。基督的神性通过驾驭农场二儿子的肉身来展现,并凌驾于农场主的天主教徒与老裁缝的基督教徒之上。不过,可惜了为此做背书付出生命的夭折胎儿,还有被死生来回折腾的产妇儿媳。似乎在那个年代,即使在宗教,在神面前,女性与婴儿的生命没有男性重要,可以为了给男性看证明神力随意抹去。

  • 武侠小王子2019-06-23 11:17:28

    白痴加卡拉马佐夫兄弟,德莱叶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忠粉!!

  • 甘草披萨2014-11-14 14:46:33

    20190623@影城巨幕重看 神圣高洁,本身就如同一部神迹般的电影,浓浓宗教色彩,但着眼点依然是对“人”的本质的关怀,同样都是信仰上帝,分歧却能大到会诅咒亲密的邻居,与其说是对上帝的虔诚,不如说是向上帝奢求太多,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虔诚信仰,在苦难面前信仰轻易动摇乃至崩塌,信仰与苦难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你的言语只是你对上帝的注解,真正神圣的是人与人之间深切的爱与关心,最真诚的爱才会呼唤来真正的神迹

  • 船续前行2022-12-10 18:34:54

    “-她的灵魂已经走了,-但她的躯体还在,我也爱她的躯体”“-你的母亲会去天国 -但是我觉得她在我们身边更好”,信神者都不愿意相信神迹,只有女孩想要妈妈回来。#德莱叶回顾展@大光明电影院

  • 神仙鱼2024-01-07 18:56:37

    满嘴虔诚为自己所傍之主争得面红耳赤的清醒成人心里只有算计,纯净的信仰只存在于疯子和孩子身上。约翰内斯的脸始终处于阴影中,直到最后一场戏走入光中。

  • vivi2019-07-31 14:21:25

    非常幸运,在大银幕里见证和感受到这样的一个神迹时刻。无法言语的感动。

  • 名侦探兔美2024-01-21 13:15:26

    周五参加了一场基督葬礼,顺便去医院看了不到30要透析的发小。周末突然想去看德莱叶。映前的解说提到了不提神迹而是人类的心灵感应,神父的悼词讲的也不是信徒才能理解的道理。大人在接受现实,孩子才会相信奇迹。

  • fuu.2022-12-10 18:37:31

    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要不是强迫自己,可以睡满整场。豆瓣一票四五星的,让我相信世界上真的是有神仙的。

  • 次非2014-06-03 12:32:32

    《諾言》早期的金獅實在值得懷疑,宗教性過強。

  • Xieirse2022-12-10 18:12:40

    前百分之九十五的时间算是德莱叶最强的一次发挥,一度让我以为他能在两小时内整出《守望尘世》三季的总体效果。台词里提及克尔凯廓尔,和文本构成非常有力的互文。他几乎就要把握到基督教转向一种真正唯物主义(非机械论唯物主义,也非宗教神秘主义)的路径了,但最后5分钟他不出意外又拉胯,给了一个《迷失》式的结局。所幸医生拉住牧师那个镜头以及前面对医生和女主“死亡”过程的呈现,保留了某种类似《守望尘世》的开放性,不算彻底烂尾。

  • Nightwing2011-03-21 20:03:26

    几十年了,也没有感觉对宗教和生死的探讨有如此深刻 top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