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苏联8.7分战争《雁南飞》BD1080p.中英双字


雁南飞海报

雁南飞剧情介绍

本部电影讲述身处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一对热恋中男女青年的悲情爱情故事。薇罗尼卡(塔吉娅娜·萨莫依洛娃 Tatyana Samojlova饰)和鲍里斯(阿勒克塞·巴塔洛夫 Aleksey Batalov饰)本是沉浸在甜蜜热恋中的幸福情侣,可随着战争的爆发,这一切的美好即将 破灭。鲍里斯参军,薇罗尼卡的父母在敌机的轰炸中双亡,悲痛欲绝的她只能寄宿在鲍里斯父亲的家中。鲍里斯的表弟趁机占有了她,薇罗尼卡受到众人指责。双重打击下的薇罗尼卡本想一死了之,可心中仍苦苦等待着鲍里斯的归来。当得知鲍里斯牺牲的消息后,薇罗尼卡彻底绝望了。战争结束,当所有人都在庆祝胜利的时候,薇罗尼卡也双手捧着鲜花来到广场上。这时,一行大雁在空中飞过,就像当初的美好时光一样。 本片一经问世,就轰动了整个世界影坛,以其绝美的光影对比,绝佳的镜头运用,一举荣获1958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和摄影大奖。

雁南飞下载地址一

最新资源已封禁吸血客户端,迅雷用户请更新到最新版,推荐使用qbittorrent、utorrent、BitComet等bt客户端下载!

雁南飞下载地址二

雁南飞下载帮助

  • 0.推荐使用bt软件下载新资源磁力链。不保证电驴地址可正常下载。
  • 1.如使用迅雷下载提示‘任务错误,未知错误,敏感资源,违规内容,版权‘等等,可留言报错
  • 2.出现以上情况与本站无关,因迅雷官方响应政策屏蔽资源导致。
  • 4.如遇到老片迅雷下载速度过慢,可试着复制ed2k电驴地址或磁力链到迅雷网盘或百度网盘离线中下载,也可以试试迅雷会员速度加成。
  • 5.如某片全部地址都无法下载,建议您到留言中心告知。

雁南飞豆瓣热评

  • 峰峰峰峰2014-05-07 19:21:16

    旋转的天空战士倒下,旋转的楼梯爱情甜蜜,闪回的叠印大雁南飞。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今日去原为春来归,盼归莫把心揉碎,且等春来归。

  • 巴伐利亞酒神2021-01-28 23:01:08

    一个冷知识:在这部96分钟的经典爱情电影里,薇罗尼卡一共抽了马克27个耳光。

  • 丁一2010-02-07 14:35:12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N,一会儿排成个B~~ 朴树是看完《雁南飞》写下的《白桦林》吧~

  • Unbeliever2020-10-09 14:43:20

    #2020丝绸之路电影节# 放映画幅有问题,画面上下分别都被裁切了一块,导致人物中景基本卡额头,以及下面的两行英文字幕只能看见第一行。恰好操作字幕机的集美有点凌乱,不是快了就是慢了,然后英文字幕也不全,看得我非常鸡飞狗跳。导演是奥逊威尔斯的粉丝吧,各种大仰拍大俯拍和复杂群戏长镜头调度。视听处理的技术含量还是非常高的,手段也很丰富。很好的主旋律电影。

  • 沉歌2016-02-27 15:04:26

    好厉害的镜头语言,尤其是薇罗尼卡失贞和鲍里斯牺牲时的蒙太奇手法隔了六十年看仍觉牛逼,堪称伟大。两场运动长镜头对应也让我印象极深,一场是在即将奔赴前线时鲍里斯穿梭于悲痛拥吻的人群中寻找薇罗尼卡,另一场是在士兵凯旋时薇罗尼卡得知鲍里斯的死讯时痛哭着穿过激动拥吻的人群。

  • 内陆飞鱼2017-02-25 17:34:56

    这刁钻的镜头,这娴熟的调度,这着魔的光影,这感性的抒情方式,蹦来蹦去的纯情浪漫,晃来晃去的冷酷残忍,一绝,应该是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独有的电影美学之一,应该是影响了国产战争片《小花》《今夜星光灿烂》……

  • 蘇小北2012-06-24 02:03:36

    幾處處理得非常棒的鏡頭:1.空襲之夜,維羅妮卡與馬爾克的情欲暗湧,黑色光影下的炮火閃爍,飛舞的紗簾,破碎的玻璃,臉部特寫,低機位,打光;2.鮑裏斯之死,旋轉,推拉,疊印,白色的婚紗如水般暈散,死亡與愛情的絕望背離;3.維羅妮卡的尋死,快節奏的跟拍和剪輯,火車的濃煙,汽笛拉出的緊迫感。

  • 米粒2017-12-28 13:52:41

    卡拉托佐夫上天入地的运动长镜头呀,虽然在我是古巴里面已经膜拜过,这部没那么炫技也照样瞠目得很。女主在人群里穿行,摄影机一直跟着她跑,但还是没能在送别时见到爱人最后一面,盒子打碎了,饼干碎屑散落一地。苏修时期的典型悲剧爱情,回归“人”的故事了,那么被欧洲影界推崇也有这方面原因吧

  • 圆圆(二次圆)2018-02-24 14:14:52

    毫无疑问的五星,影史经典中的经典。卡拉托佐夫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没一个镜头使用惯常机位,每一个调度都是无可比拟的天才手笔,整部电影从里到外散发着一种“我最牛逼”的狂狷之气,每一个情节点清晰透明,想表达的东西一目了然,看它就好比接催泪弹,哪怕充斥意识形态的宣教,想不哭也没有可能。

  • 九尾黑猫2017-06-06 22:09:47

    大雁排成人字,飞向明日世界的自由,却忘记了归途。战争与爱情,织就了身体与心灵,相互找寻的旅程。那些静止的面孔凝结了语言无法描绘的动态诗情,永远无法忘记那个男人经历了怎样的心碎与诀别。在与死亡的较量中,爱情再次赢得了永恒,这是美丽又残酷的终极浪漫。

  • 冰红深蓝2020-05-23 12:12:43

    卡拉托佐夫的诗电影代表作,1958戛纳金棕榈。1.大量高难度与高速的运动长镜头,摄影机仿佛长出了翅膀,灵动活跃,生意盎然:送别与迎接战士时,摄影机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追随着维罗妮卡;鲍里斯飞快奔上一座座楼梯。2.两组或慢或快的蒙太奇:鲍里斯中弹牺牲时的主观镜头(旋转的白桦林)+奔上楼梯+婚礼庆典与白纱新娘的叠影;维罗妮卡狂奔时多种机位的高速跟拍镜头组接(侧拍-掠过的栏杆,仰拍-头顶极速闪过的树枝,俯拍-疾速的鞋)+跳轨自杀的想象画面。3.影片的主要剪辑逻辑:由内向外、由小景别到大景别、由部分到整体,运动长镜亦如此,这种非常规的场景展现次序强化了悬念及揭示效果。4.贯穿全片(收尾镜头亦然)的“上升”动作成为一种隐喻性母题——小我到世界,个人到群体。5.空寂街道上对两人的俯瞰;轰炸时屋内的明灭闪烁与失贞。(9.0/10)

  • 鬼腳七2010-11-21 20:22:21

    你的生命已成灰烬,我的爱情万古长青

  • 盲忙2012-09-26 22:41:42

    虽说是时代的悲歌,但三个人都挺贱的,这个看似忠贞的男人根本不把爱情放在眼里,一口说爱一口打着爱国的旗号不和爱人商量就上了战场;这个女人一边说爱你一边做了婊子,另一个男人更不用说了,贱到还不赶快去死。

  • 水仙操2013-03-14 06:06:34

    小松鼠、“我爱你”“涅特(左右抽耳光)”、仰面跌倒前的白桦林旋转楼梯交叠视像、送行接站穿过流泪拥抱的人群。战争与贞操之译名很说明剧情的问题所在。

  • 欢乐分裂2020-08-22 15:20:08

    4.5;借景喻情、寄情喻人之典范。如有神性的镜头运动和调度能力令人叹为观止,运镜技术满分,构图异常精心精美,无比熨帖剧情推进。开场长堤漫步的欣喜,绕螺旋式楼梯而上的一日三秋,爆炸夜踏过碎裂(暗指心碎)玻璃渣叠印至泥足深陷的战场,白桦林仰视的晕眩蒙太奇转场至幻想中幸福的婚礼,夜雾中绝望奔向火车的快速运动镜头,特写中脸部阴影覆盖的思绪万千,片尾人群中镜头转向依旧高飞的雁群---每一个绝妙处理几乎都能泽被后世,均完美印证着情感起伏。

  • samee2018-09-28 11:05:12

    1956年赫鲁晓夫执政,国内禁播,全面批评斯大林模式,苏联电影界也展开新的浪潮。解冻年代,可以看出来对诗意蒙太奇延续。非英雄化神话倾向对忠诚守候的变奏。男主意外中弹死亡(而不是传统战争片的死得其所)场景,天旋地转360度旋转镜头,高速摄影机升格拍摄,旋转楼梯上婚礼的与主观视角眼中的旋转森林形成诗意蒙太奇剪辑,表现这个梦想与毁灭,生命与死亡交织时刻。镜头语言的高度丰富,大量的仰角拍摄,景深镜头,多次火车送别穿越人群的运动镜头和长镜头,战争环境,轰炸声画外声音的使用,夜晚室内黑暗影调的呈现,不表现战争场景却通过声音和光影表现出人们内心的恐惧和复杂心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并没有以英雄牺牲作为价值体现来强加,表现出理解同情与慰藉,拥有浪漫现实特点。同时也影响了第四代导演从第三代导演风格的转变。金棕榈

  • 墓岛GRAVELAND2019-02-18 19:33:01

    正如灵活自如的运镜所暗示的,《雁南飞》告别了革命,却是通过一个苏维埃式战争影片的框架下进入了“后革命”语境,个人(心理)叙事“不合时宜”地取代了国家,群体叙事,又如同安东尼奥尼以及其他欧洲现代主义,空间的迷宫作为情感的主观评论而存在,而“二战”又对于刚刚过去的斯大林时代实现了某种对位。 关键性的两(三)幕:鲍里斯的倒下与维罗妮卡的新婚在一场转镜头下并置,以及维罗妮卡的两次逆行,构成了卡拉托佐夫影像中含蓄的文学质感。 另一方面,以拉康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则《雁南飞》构成了某种幽灵学,鲍里斯没有死,至少在维罗妮卡的象征界中,她在不停地延宕着那个决定性的时刻。 在战争结束后的车站,她分发着鲜花,如同将鲍里斯的尸体分送至世界各地,一个不再拥有灵魂的身体,以及空洞的情感替代物。

  • 徐若风2020-09-26 15:59:08

    4.5 一部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摄影之炫技无所不用其极,人潮涌动、废墟奔跑、强暴之夜、死前幻觉四场戏都是很狠的重手笔,完全由情绪主导;而一些相对平淡的戏份也都拥有着精妙的调度,很好地兼顾了情绪与叙事之间的平衡。结尾回归主旋律框架内的表达,在那个时代的创作语境中是必然的、无可奈何的,倒也应了这句话:“个人与社会的虚假同一性的恐怖,常常闪现在空洞的表象中(即片中的送花)。”

  • kobie2010-03-28 11:48:39

    镜头运用的巧妙连外行都为之赞叹,虽然57年表演风格无法要求过高,但我还是无法从中获得太多感动

  • 熊仔俠2011-01-30 00:37:25

    [194]女主角美得堪稱斯拉夫版的赫本;卡拉托佐夫的運動鏡頭太給力

  • 掉线2015-04-02 08:26:44

    【B】亮点在于大场面的调度,和男女主角两段心理蒙太奇,女主角像宽脸版赫本

  • 有心打扰2016-02-25 16:30:47

    绝美的光影对比,绝佳的镜头运用(叠印镜头、长镜头、升降镜头、景别、构图等),绝妙的场面调度,甚至连女主角的表演也让人动容,等待的时候是悲伤和希望,悲伤的时候还有一份力量。

  • TWY2017-08-10 22:42:52

    第三幕不大喜但哦这炸裂的摄影和蒙太奇,著名的公交车长镜只是冰山一角,炮火中奏起钢琴、两种脚步的剪接、树林中的盘旋,堪称一首史诗,战争中的人们的困顿和苦难以此娓娓道来,遮住耳朵堵住破碎家中的钟声,即便希望渺茫仍在最后的车站遥望,作品情感的爆发力无比惊艳。

  • 一点点慢慢死掉2018-07-21 18:02:39

    楼梯旋转蒙太奇+轰炸中的钢琴演奏+不甘等待的女人+含沙射影的父亲。大雁排成一行人字,飞向自由的明日;战争中的爱情,无法面对的相隔两地,心也在逐渐地淡化。如今那些已经随风消逝的美好成为了一页页定格的相片。而生与死的较量,爱情确实取得了胜利,在最厌恶的时代,失去的才是永恒的。

  • 二月鸟语2015-06-01 03:37:52

    4.6,一气呵成的大师之作。中间列队送别和结尾欢迎的长镜头调度大气!!弹钢琴轰炸机的伴奏,人脸和玻璃碎片、死亡的眩晕和意识的回归、人脸和树林的蒙太奇叠化。导演借鉴了不少大师元素,最后的大雁依旧,故人不在~

  • Derridager2017-04-28 17:33:53

    车站中,Vernonica抱着胜利的花束,哭声被淹没在人们欢呼雀跃的喜悦里;白桦林里,Boris看见旋转的树梢和未来的叠影,美好的未来仿佛伸手可触,却随即便倒下。大量的追随摇拍用来表现人物内心的苦闷惆怅迷茫和绝望,影像风格影响了新中国初电影。情感充沛,两场车站戏和Vernonica狂奔让人泫然欲泣。

  • 阿树2022-03-06 00:54:49

    @CGV。開場戲的處理,雁南飛,躲水時俯拍鏡頭下被陰影切割的兩人,鐘聲的暗示(分別即將到來),女生父母被炸死時再次強調的鐘聲,死亡與離別的象徵。表弟彈鋼琴對抗砲火轟鳴聲多麼浪漫,馬上卻用表現主義的打光去揭示他是活在陰暗面的人,幾何級放大女生的痛苦。男生死掉的瞬間,倒下視點的螺旋鏡頭,與開場上升樓梯的螺旋鏡頭對應,甜蜜的過往終究在疊印鏡頭中變成了死亡前的想像。結尾女生穿上白色婚紗,不再以黑衣示人,直到確認男生的死訊,她與人群走向反方向,將花束送給別人,世界的勝利與她無關,她只等待與他重逢而已。然後老爸入鏡帶著她走回人群的方向,鏡頭升格俯拍,像是要回應那句電影中的詰問「人生有什麼意義呢?」對她來說不過是活下去而已,不過是整部片不太喜歡的處理,讓主調落了老生常談的主旋律,個人終究要服從集體的暗示。

  • 方枪枪2012-11-10 14:38:25

    【情深一时,后情深一世,便是一桩杯具。】秋天到了,大雁南飞,离别前的景象历历在目,但是维罗妮卡终究是等不到他的鲍里斯从战场归来。整体而言,比《士兵之歌》差点,但讲述了一个单一完整全面的战争爱情故事,电影影像很风格化,有些镜头很美,尤其是用维罗妮卡狂奔那段,摄影机乱晃,镜头语言很足

  • sirius_flower2021-11-29 10:40:07

    飞翔的不仅是大雁更是摇臂啊!仰头观看的姿势被摄影机塑造为直接的图像形式 与卡拉托佐夫精彩的运动镜头融合构成一种起于个体情感但最终奔向集体的表达语法,尤其是24分50起女主找男主的长镜头:在公车上到达欢送新兵集会 侧翼隔人跟拍女主下车穿过街边的几层围观人群,独自进入大街上行进的坦克队伍,同时被摇臂提起变为俯拍全景 一气呵成。这一镜在随后女主寻找男主期待的交替剪辑中达到高潮 通过颠倒格里菲斯式交替剪辑最终汇聚到同一个镜头的句法 导演扼杀了汇合,让男女主的分离成为能否再见之悬念的前兆 更将两个爱人私人的愿望在摇臂大全景的集体氛围中烘托 强化了这一生死分别的份量。男主中弹躺下的一组仰转俯拍转POV旋转镜头叠化男主飞奔上旋转楼梯终与其对婚礼的幻想和女主跳轨寻死的一组倾斜构图快速移动跟拍剪辑一样将身体知觉变为几何表意

  • 支离疏2017-02-06 01:21:13

    8.5分,果然是诗电影,崇高而激烈的光影效果给人印象深刻,炮火连天映照在室内快速的明暗交替,情绪冲向高峰,想起《大菩萨岭》结尾仲代达矢乱砍竹帘的场景。各种悠扬的运动长镜头,穿过人群,穿过建筑,俯首即是充满隐喻的动作,最后分散花束的行为升华也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的意味,而是纯然的高尚。

  • Chloe2020-10-04 17:40:45

    极其失望。冲着画面效果买票看大银幕,没发现任何值得的画面,有几处画面渐变效果不错,要说惊艳也就在当时还算得上吧,男主死前的镜头给人印象比较深刻,但是长时间旋转得头晕。难道错过了开头10分钟就错过了所有精华?女主人设傻逼,居然错过了送别,不知道什么重要。刻意的安排错过情节也是恶俗。两次说不去防空洞都是纯任性,跟勇敢一点关系都没有,空袭来了立刻抱紧自己不爱的男人寻求庇护。为了依附背叛未婚夫了,结婚了还不好好过日子,一面对丈夫常年冷着个脸,一面对勇敢能干的依丽娜炫耀自己有男人,骂人家是老姑娘,恶心透了。男二当然不是好人,但女主自己抛弃了爱情和忠诚,没资格得到这两样,为了现实利益跟了他,也得到了依靠。就一面跟公公说没脸住下去一面赖着不走,全世界都应该让着她,傻逼小公主。

  • 神仙鱼2020-09-27 18:13:00

    两场追和两场寻真动人。楼梯上奔跑的活力,在牺牲前叠化生命最后的螺旋,于意识的末端追到了现实中再也追不到的憧憬生活;出征与归来的两次「众里寻他」,从她看到了他而他没看到她,到她没等到他而他早已与她融为一体,搭配大雁归来,不同的层次优雅呈现。

  • 思路乐2021-08-08 21:36:45

    【A】真正属于电影的运动长镜头,我们亲眼看着女主随着镜头一同游走,穿过人群、树丛、废墟和烟雾,无数前景构成的视觉牢笼中,她的神情始终坚毅。男主死前那段蒙太奇,彰显了叠化剪辑的优越性,幻想与现实无法分割,影像内部的黏附性便是最好的心理侧写。最后车站的长镜头,女主再次穿过无数幸福的脸庞,似乎与当年送别时别无二致。意识形态的总结无可避免,但仍然毫无必要,天空中南飞的北雁已将一切诉说。

  • csh2017-12-10 17:24:49

    在意味深长的结尾处,当个人的偏执融入集体的涌流时,此前迷人的一切,竟仿佛被遮上了一层现代主义的自反之纱。

  • 572012-05-21 13:28:28

    那长镜头甩的,特写给的,情绪那个浓啊。但开头几个过于讲究的构图有些出戏。典型的peace and love的故事,顺带掐了一把自私的小资产阶级,在当时能把意识形态降噪至此,不容易了。“人应该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事情上,你看见他受伤,看见他跌倒,但并没有看见他死亡。”

  • brennteiskalt2012-09-24 10:23:39

    [雁南飞]是一个很奇妙的组合。一方面剧情走向显然是传统苏俄路线,好大、好宏观、好道德架构和伪宗教式拯救,就连核心动机“大雁”都要从个人爱情上升到最后全人类的爱情的层面上;另一方面技术又如此叫人叹为观止,而且带有强烈主观性,用光、构图、调度极为考究。离别和凯旋两场戏里,镜头穿梭于人群中寻找着女主角,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效果却那么漂亮;引诱、自杀、牺牲几段戏看得人如醉如痴。时至今日再来看这片依然能获得强烈的美的感受,大概是因为里面很"propaganda"的东西依然还停留在人的层面上。所以大概我们要感谢赫鲁晓夫?

  • 2020-09-28 16:20:21

    开头Boris顺楼梯螺旋而上,搅动旋转的是恋爱的迷眩,心里的热情随着这向外的螺旋趵涌,而被击倒时则是螺旋而下,白桦林、爱人和未来的幸福如被漩涡吸引旋转,归入死亡的寂静。Veronika汇入人群送别Boris与战后捧花在人群中寻找最后的希望,两个流动场景的镜头也如风行于水,有意以人声来稍稍淹没她的身影,却又使其如水流中一颗泛起细微涟漪的卵石一般彰显。两次旋转和两次流动,Boris和Veronika不同的运动方式,在影像间建立了奇妙的镜头逻辑。结尾何以能称作败笔?爱人的花束被分给众人,宏大叙事的落点有恰到好处的优美。

  • 电个爆炸头2016-10-31 17:54:20

    卡拉托佐夫的拍摄手法,如今看来先锋未减。参考:空袭时被奸污(39min)奔跑(1h05min) 林中回旋镜头(48min) 结尾手握鲜花穿越欢呼人群。这些头像特写,凌厉剪辑,糅合了人物复杂的心绪,感染力极强。美好破灭,雁过只留痕,与士兵之歌一样,徒然等待成为希望本身,再说自欺欺人,又于心何忍。

  • mecca2014-04-24 22:10:05

    5- 卡拉托佐夫诗意映画代表作,教科书级别摄影与运镜。倒旋白桦林与爬升楼梯叠溶及送/迎群戏里短焦长镜追随男女主印象颇深,还有几处神样无声胜有声的简洁特写。故事站在了政治意识形态的边缘和男女之间的中立立场,苏维埃时期尤为难得。结尾升华略突兀,两段倒拍有些与诗意主风不大调和。

  • dellizheng2020-10-04 22:04:21

    鲍里斯死前的叠印说是影史最佳也不为过吧,一边看一边默念有生之年一定要抄一次。

  • 奇爱博士2020-10-07 18:04:20

    大银幕太炸了,看到热泪盈眶。电影资料馆修复版2020.10.7

  • 水片2017-05-25 10:31:37

    在光的运用,特定的位置、动作、行为、人,多么难得的一部使用光来安排部署的作品,她看到家被轰炸后只剩下“时钟”代表着时光不能倒流。文学概念引喻影响,强烈的视觉冲击来反映内心感受。

  • 过冬2018-02-11 01:08:03

    浮夸做作女主角扇巴掌那段我都看笑了。神经病情节转折神经病导演 颁金棕榈给这部片的戛纳评委也是神经病 女主角前一秒得知男主角牺牲哭得梨花带雨下一秒听到鸡汤演讲立马端起来根正苗红脸 居然还有人说毫无政治说教?还豆瓣8.5??好久没有看电影这么愤怒过了我 这届戛纳评委都有谁我要全部拉黑

  • Entzauberung2022-03-04 21:17:47

    虽然大家一直在夸调度,我同样也很惊叹于炮弹轰炸与情感纠纷结合的表现手法,可是为什么没有人意识到女主角始终是失语的?尽管镜头几乎都对着她,但观众无从知道她是谁,她为什么这样想,她的存在仿佛从头只是为了承载这段“被定义为”男性主宰的战争记忆,她的“忠贞”象征着所谓“意识形态”的坚定不移。当奶奶安慰她人生需要往前看的时候,她回答说不需要这样的未来——她的存在只是作为历史的容器。于是当结尾她选择将手中的鲜花分送出去时,她并不是“重生”了,而是将她具身化的一部分剥离了,她并没有死在她站在天桥上意图掉轨自杀,而是死在了当人们意识到历史结束后重新书写的时候。

  • 空白岸2022-03-05 22:01:31

    面孔,情愫的凝结;广角镜头,最接近人脸形状的晶体,是电影的面孔,观众的面孔。一张面孔对另一张面孔的追随中,我们向着她迫近,远离,或使之畸变,使之模糊,将这一面孔的形象投入到崭新的斑斓中,这里不再有强权的几何线条;在镜头的追随中,她的面孔朝着斑驳的明与暗运动着,或者斑驳的明与暗在她的面孔上运动着,一张面孔永远无法彻底地照亮另一张面孔,我们的观看永远没有权利为她的形象塑型(学院派打光:打光就是雕塑人脸——多么傲慢的说辞!),光的褶皱几乎将面孔还原为了有着无穷潜能的平面。一张面孔(镜头)带着另一张面孔(人脸)纵身跃入众多面孔的丛林中,跃入运动模糊的、闪烁着的、不可测知的黑白星丛中——这是一张流动在永恒生成中的影像的面孔,它将协助她、协助我们针对一切并反对一切地说:面孔即是面纱,是秘密,也是涌现。

  • 瑞波恩2020-09-27 22:08:28

    #资料馆留影#4K修复经典,细腻的诗意电影。黑白摄影赏心悦目又别具一格,对光影运用已臻于化境,倾斜的不规则构图,不断逼近的人物脸部特写,场景自如而迅速切换……足见导演Mikhail Kalatozov艺术功力。而无论摄影构图或是整体风格,在大银幕上越看越觉得与《我是古巴》颇为相似(原来竟是同一人导演)。在这个让人欲哭无泪的爱情悲剧里,战争的无常与人生的无理反复交织纠结,观众的关注点却一直都在女主身上,并且深深为Tatyana Samojlova的天然之美折服。全片印象最深的还是她在片尾送花寻找爱人的段落,她绝望地不知该把鲜花送给谁只好送给每个归来之人,人们互道友爱庆祝新生,幸福原本该属于每一个善良纯洁的灵魂,她精神的复苏可能还需要时间,但从小爱到人间大爱的转变,却实际上已经证明了人性的胜利。

  • 奥兰少2021-09-19 22:29:41

    俄罗斯珍藏电影展收关作@颐堤港。先看过《我是古巴》后再看这部的摄影已没那么惊艳。但开头热恋时男主元气淋漓爬旋转楼梯的镜头,牺牲时主观视角盘旋的白桦林,叠化回忆和想象的蒙太奇;女主奔跑的高速运动长镜头、轰炸之夜和幻觉中的自杀仍然堪称神一般的运镜和调度。可惜时间跨度太大,情节像片段串连,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故事的感染力。结尾扣分,不喜欢一切演讲结尾的电影。

  • 北回归线2019-07-15 07:54:23

    上天入地,行云流水,“散文式”讲述的背后是导演和摄影团队惊人的掌控力。剧情转折和演员表演退居其次,而运镜和音乐作为一个“更主动”的叙事者,有力地将影片串联起来。精彩的视觉盛宴,一曲动人的歌。电影的抒情内里与极简的外在表达相得益彰,有一份也许是时代使然,也许又是东欧民族才有的磅礴大气和悲悯情怀。这样的艺术表现力无疑是跨越国别和意识形态的,而它的人文内核同样也超越了电影的作者性和那些眩晕镜头背后的艺术表达本身。 - Film Forum (7/14/2019)

  • Sabrina2017-12-21 18:44:18

    这摄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吧!太牛了!好像连阴影也被摄影师给计算了进去。还有演员真是️贵气又大气。好久没有这么愉悦的观影体验了,这两天补看戴锦华老师的片单,都是上品啊!

  • 晚不安2020-09-29 10:56:34

    第一时间想到《战争与和平2:娜塔莎》,同样没有太多战争场面,同样聚焦在一个女性角色的内心世界,但《雁南飞》更加痛彻心扉,乃至肝肠寸断。与游戏感十足的《1917》对照,本片手持长镜头的调度更为熨帖和精准,同时展现出蒙太奇的强大威力——有时候,打通各种形式之间的壁垒,才是一个作者成熟的体现。叠画、旋转镜头、大俯拍、表现主义式的光影设计,无不放大了主人公的细微情绪。对战争的鞭笞,是从它彻底催熟了一个天真女孩、摧毁了一种幸福生活开始的。结尾的送花反倒有种故意为之的昂扬,深切的创伤如何在车站得以迅速治愈呢。

  • 柯里昂2016-05-31 20:06:15

    光线和长镜头调度十分有特色,几段楼梯的场景更是对前辈爱森斯坦最直白的致敬。看到片中的女主不禁让人想起了近乎是同时期的高峰秀子,同样是爱情,同样是战争,不同的是本片的女主似乎比高峰秀子的境遇更惨,依次失去了身边最爱的人,到最后也没有一个完满的结局。结尾的大雁飞过,更添了几分凄惨

  • 狄飞惊2012-08-03 18:31:33

    阴霾的天空下大雁飞翔,年轻的人们消失在白桦林,喀秋莎站在欢迎的车站, 哭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 凡凡不在家2021-09-13 11:01:51

    前苏联反战非主旋律类型片;虽为国家级制片厂录制,但影片过了20年才重制,想必上映也是困难重重;结构工整爱情小短文,镜头语言充满诗意,尤其片头,列入最爱片头十佳之一;诸如《瑟堡的雨伞》这类片头,都很喜欢,充满了浪漫气质;雁南飞观影过程,我时刻保持了某种警惕和嗅觉,一度以为是前苏联征兵左翼影片,尤其女主成长转变——从为了小幸福不接受男友自愿走上战线,到拥簇着鲜花,走在凯旋士兵队伍中随手赠花、替男友为国捐躯而自豪;但影片最后,导演又留下了一个暧昧的主题阐释——通过士兵感言,来表达对战争厌恶,对和平渴望,以及对那些战死沙场士兵缅怀;抛去带有政治色彩的创作动机,这的确是一个可歌可泣,坚守挚爱与等候归来故事,尤其诗意的镜头语言,将这个原本非常类型化俗套爱情故事,推至极高地位;此外,还有逃避与面对主题;

  • 深邃2020-08-22 23:59:10

    @俄罗斯大师展 看到最后一直在想为啥《魂断蓝桥》的最后要让玛拉去桥上寻死呢,而这里的维罗妮卡却选择穿着婚纱去见自己无望的恋人。啊考虑到我就是个以偏概全的人,所以我认定俄罗斯这几个导演拍的东西无论技术还是价值观表达都是同时代的好莱坞根本无法企及的。

  • Fleurs.哼哼2019-03-04 20:25:34

    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就像是电影里默声的黑白片段。 镜头从我们身上一个一个地切过去,然后转了一圈,又切回来。 没有对白,没有台词。 我们沉默的出现在那些被安静覆盖着的镜头里。 那些带有似曾相识的镜头语言, 有时像最沉重的一记耳光,狠狠地打在脸上。 有时像最摄人的一道阳光,轻轻地洒在胸膛。 那种痛骨的冷,那种生疼批判着我们的自以为是。 那种可人的暖,那种自如昭示着我们的虚怀若谷。

  • 幽灵不会哭2014-09-03 09:56:16

    再也没有谁比卡拉托佐夫更善于移动镜头了,影片中前后两部分人群中的移动长镜头堪称经典,导演总是在追求令人意想不到的视角,往往先是一个极低的仰拍,接着就变成了一个上帝视角的大俯拍,空袭夜强暴那场戏太有力量了,可是在苏联现实主义文艺主导下卡拉托佐夫的“诗意写实”注定悲剧

  • 啊砸2014-06-01 18:45:36

    实际上,下的720P版本只有英文字幕,英语又是稀烂无比,结合简介也能看的明白。故事剧情的简单,电影重心还是放置在摄影上。单论场景拍摄,拿出几个都可以在影史上称得上号的,但整体组合在一起的效果就不行了,乌鲁谢夫斯基抢尽了卡拉托左夫的风头,他们的《我是古巴》融合得更好。

  • 梅子2017-10-01 11:43:04

    故事是那么普通,又是那么动人,是战争年代许多爱情、家庭的缩影,透过一对青年男女和一个家庭看到战争的残酷,上天赋予人类情感的珍贵以及生命的脆弱与坚韧。诗一般的镜头,小松鼠、雁南飞、飘扬的头纱、捧花寻而不得,于人群里的哭泣,善意的人儿,是浪漫的悲伤,是终于懂得,是选择坚强,心怀希望。

  • Obtson2022-03-07 18:37:50

    两场空袭戏成为对照组,第一场抽离亲历者感官,跨过硝烟,徒余遭削刻的坍塌残垣,第二场将摄影机置于声爆现场,炮闪雷鸣,映出遭削刻的破碎梦魇。短焦距之美,镜头运动之畅顺,光影构图与情绪铺排之呼应,都恰如其分。前苏联唯一一片金棕榈叶,不简单。(俄罗斯珍藏电影展,数字修复版,CGV-K11,2022.3.6)

  • La Bayadère2019-07-18 11:25:09

    这部电影是一首诗。令人叹为观止的运镜、光影、剪辑给本片赋予了韵律感,造就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比如女主回到家却只见废墟上残钟的一对钟摆兀自摇荡(“冰泉冷涩弦凝绝”),于是捂住耳朵(“凝绝不通声暂歇”),“此时无声胜有声”,更不用说被吹爆的牺牲、失身、自杀、告别等段落。如此韵律感最终是为了抒情——这部电影中人物情感的细腻程度让所有语言变得苍白,于是神技术(运镜、光影、剪辑)给整个叙述添加了(类似)音乐和舞蹈的元素。P.S. 我(与贵瓣主流观点相反)认为结尾很好。女主的心路历程也是战争的缩影:她要面对的不仅有死亡与狼藉,还有在废墟上的重建。从这个意义上说,结尾让女主不止步于舔伤口,是个非常大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