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2010-11-10 23:09:35
想起史铁生的一句话:“历史在发生时未被发现,在发现时已被重组”,没有绝对的真实能在叙述中被还原。很赞同看过的一个说法“谎言的对立面是宽容”,听者的理解力与接受度影响着叙述者对真相还原的保留度,你若能对他的懦弱退让和罪恶表示宽容,兴许由着这份信任就能更贴近真相了。
rhyme2008-01-07 17:54:11
看于复旦三教的一个夜晚。走出教室,但走不出黑泽明。
A。2013-08-10 22:15:57
第一部黑泽明。这就是为什么,从终极意义上讲,人们或许无法相互理解与沟通的原因。意图到语言是一层折损,说出到听见又是一层折损,人的背景、能力、心理都影响其讲话与倾听的重点。没有看到恶,看到的是人的胆怯、虚荣及局限。审判者藏于镜头后,象征着全知者/真相的缺席。认知上的敞开带来结尾光明
琴酒2011-11-12 07:37:11
“我听说罗生门里的鬼因为害怕这里人的残忍而逃走。”比起四段论的谎言,乞丐对恶一脸了然于胸与凛然直视的狰狞表情让我浑身发冷,最后那场雨中的逼问竟然把我逼哭了。贫穷逼得善良变成了罪孽,谎言逼得人一步步审问自己无地自容,对错的底线都不再有资格坚守。黑泽续了个光明的尾巴,实在是不得不续。
暖鱼2009-02-23 00:23:32
倒没见着大的恶,只见到了人的软弱以及在他人面前掩饰这软弱。。或许软弱就是恶?片头还以为是中国片呢,林中那段光影很不错。里面的笑声有些做作。。。
握不住的灵魂2012-08-02 20:02:59
「人对于自己的事不会实话实说,谈他自己的事的时候,不可能不加虚饰。这个剧本描写的就是不加虚饰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甚至可以这样说:人就算死了也不会放弃虚饰,可见人的罪孽如何之深。这是一幅描绘人与生俱来的罪孽和人难以更改的本性、展示人的利己心的奇妙画卷。诸位说仍然不懂这个剧本,因为
Q。2011-09-09 15:27:52
“住在罗生门这儿的鬼因为害怕人类的凶残而逃走了。”此类电影的开山鼻祖,但相对而言弱于原著不少,但毫无疑问,在50年代能拍出这样的一部电影,带来的震撼可想而知。人性中赤裸裸的谎言、软弱、猜忌和不信任,影片作为一面明镜,直入人心。★★★☆
袁牧2010-01-27 17:37:00
摄影机第一次进入了森林的内在,三船敏郎奉献了自己不断变化,放浪形骸、富有层次感的高超演技。
冰红深蓝2015-03-15 19:57:29
黑泽明成名作,威尼斯金狮奖。摄影和剪辑功力甚高,三船敏郎的表演很精彩(他的笑和京町子的哭真是绝配)。影片揭露了人性中赤裸裸的软弱和谎言,也呈现了男女关系和社会地位的很多问题,罗生门更是成为广为人知的词汇,意指当事人为私利各执己见致使真相扑朔迷离的情况。其实影评不也是罗生门么 (9.0/10)
微反唇2020-11-23 17:09:51
乞丐从罗生门后离开,自认看清人性的他迈入地狱的磅礴大雨;樵夫抱着孩子从前门迈入光明,心有愧的他将孩子带入人世;和尚独自徘徊于罗生门,人世的苦和自身的信投身于两世间的思索
饥饿艺术家2009-06-24 14:15:28
在某处电锯装修声音中看了最恐怖的那段。很惊神。受不了日本女人没眉毛。。。
米姐起飞2009-10-31 13:50:09
如果早看便会早明白一些事,但有些错仍需不可避免地犯.所以不必费劲脑子想那些没亲眼见到的事.见到都未必与对方达成共识,何况只是听说只是异想.
Ocap2015-06-12 18:42:03
一直到樵夫颠覆旧说辞之前,故事都像在讲男女关系与女权觉醒。最后转移焦点到旁观者上,谎言与人性劣根的揭露,却成众生相。即使一时半会难道其中奥妙,也毫不妨碍它的直击人心,好像在经过大脑的理性思虑之前,黑泽明早已借电影,往心口、向人性,奏响一曲赞斥交加的歌了。→18.10.14 二刷。五星不改,但私影史十佳地位有晃动,对它“电影”层面的认可已不及价值观共振度。由怀抱至善信念到承受至恶冲击,再到承认复杂与灰色常态、辩证向阳。无论如何,依然是我心目中在场景构建上堪称完美的杰作。躲/淋雨对出(片刻)/入世的象征,深入密林与遁入人性深处/隐蔽处的对位,完全舞台化、对摄影机/观众提供证词(软性“打破第四堵墙”)的纠察使署,乃至最后雨过天晴的向阳表意,纯粹而极致。
张天师2006-10-31 16:22:16
人类生来就是自私的,在这个故事里没有谁对谁错。谎言+推翻,即使在近几年这种形式仍旧很时兴。
巴乌2006-07-07 21:05:23
再次认真观看时才发现摄影剪辑精妙之处。
大头绿豆2013-07-04 20:19:40
在那个时代它肯定是一部开创性的好电影,但显然无法取悦现在的观众。所有关于人性的讨论都是以对白给出,并且竟然出自乞丐和樵夫。以三船敏郎为首的几个演员,演技跟《七武士》时期几乎一样表面、浮夸,以及慢半拍。人性部分,相信芥川龙之介的原著剖析得会更深刻。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2019-09-22 23:30:16
撒谎是为了掩盖软弱,有软弱的地方就有谎言。而黑泽明在洞察人性后依然选择了希望,结尾堪称神来一笔。镜头语言不能再好~
Jokery2010-06-17 21:59:50
人只是以为自己诚实,有软弱的地方就有谎言。但是每个人内心都会有软弱,并且构筑了每个人利用谎言企图展现的幻像,而每个人心里面的那道阴暗的罗生门又是多久才放晴一次?
欢乐分裂2017-09-09 12:30:38
#重看#创造了一个经典的多角度叙事模式,「罗生门」从此成为影史最重要的专有名词;没有真相的结尾,多方位侧面叙述交织出的重重语言迷宫,依然能还原出人性的黑暗;简洁利落的剪辑,急促紧凑的鼓点,黑泽明壮阔雄浑的气象格局,天光云影,风动雨声,东方式美学意蕴。
影志2019-04-14 18:17:20
“我对人类又充满了信心” 这个信心恢复的有点快…
Indecent time2014-09-20 13:01:24
为什么我们总是活的很累,以前我以为是因为我们总得掩盖真实的自己而时时刻刻说谎,活给别人看,看完罗生门我想到,人说谎,总归是因为懦弱,看似是因为怕别人无法接受事实,其实是看不清自己的灵魂,在自我麻醉中获得短暂的心安;然而,自省,才是在骗别人骗自己的世界中活下去的星星之火
硬搞2014-01-17 18:17:13
不爱看老片的根本原因就是大多演员的表演都异常浮夸,此片尤甚。破老头都亲眼目睹了还得劲地苦思冥想?不想惹事上身干嘛还引这个话题?莫名其妙!!甚至居然连鬼魂都出来了?有完没完!!
朝暮雪2012-08-18 01:38:01
揭露人性、直击灵魂的影史伟大作品,后来无数电影、甚至无数真实事件上都能看到罗生门。
追风的猫2023-01-25 20:26:23
人在写给自己的日记本里都会撒谎,更何况这种生死攸关的局面呢.
Fleurs.哼哼2016-02-24 21:44:26
不要这样对待她,她们不是男人,她们无法克制的哭,是因为她们是弱者
这番话让罗生门外的雨一直下,下到了今天。
我们都身处其中,自以为是,其实与其说骗了别人,不如说我们都在欺骗自己
米粒2012-06-20 12:21:10
1950年的电影,已是如此成熟,真是让人震惊啊。当然如果这个故事放到现在或许会被讲得隐晦很多。不过我一直被那个半裸的男的长得如此像锤哥这件事困扰。。。
星夜桐影_TV5XQ2016-10-06 20:37:55
節奏慢又沉悶,大失所望。希望心機婊被支解開膛拿去燉!本來給兩星,為了心機婊再減一顆星...... 結尾救回一顆星~兩星結案。
焚紙樓2016-09-02 08:57:16
徐浩峰:「《羅生門》與《大國民》都是人類精神的巔峰之作。偉大藝術家都是追求空間感的,影視表演是神態,戲劇表演是型態,黑澤明拍古裝戲,要求演員作戲劇化表演,甚至直接搬用能樂演技。日本的能樂就是中國宋代的戲劇,只不過不知道甚麼原因沒有演進,而是永遠得停留在了中國宋代。」
火娃2019-10-04 20:45:04
8/10。镜头剪辑技巧有着后人难以企及的魅力,樵夫进山直到看见树枝上一顶女人帽子为止,广角仰拍透过交织的树枝呈现耀眼的阳光,流畅感的摇摄切入特写使镜头失去了方向感,带有紧迫感,而强盗出场不稳定的跟拍突显其狂喜的情绪;和尚错过反向行走的武士夫妇,仅通过一个正面摇入二人侧影再摇至背影的完整镜头,减化叙事。两点构图频繁运用,躲雨的下人对世间疾苦的冷淡、庭审中真砂俯身哭泣,这两场戏,和尚与樵夫分别以斜站、端坐在远景形成二人集团,相互对峙,象征案件回忆充满了复杂的关系;在森林里强盗占有真砾离去后,武士夫妇面对构图中大片的空地,象征夫妇俩不知如何是好的心理空洞,在丈夫冷酷的蔑视下,以真砂近景交替四个武士的面部特写,真砂的绝望一点点增强。叶影晃动、台阶空荡的空镜剪接表现时间流逝。遗憾的是表演模式未脱离舞台化。
tangerine2019-12-03 00:20:42
太浮夸,受不了。虽不能说没有大师之气吧,但是这种所谓的“人性试炼场”型电影,总是把极端的人放在极端的环境下,得到一个极端的结果,然后告诉你:唉人性就是这样太他娘的丑恶了,真的有必要么,我对人类还是很有信心的,不用这么费劲地打碎重塑。
诸葛若见2018-04-21 21:49:07
每个人都在用谎言,包装成对自己最有利的言论。自私和软弱,中伤和攻击,猜忌和质疑,不信任与不理解。明知是恶事,却依然为之的狰狞表情。哪怕过了68年,依然让人看的通体发寒。深刻且尖锐,对于人性弱点的洞察,一览无遗。#北京电影节#
豆瓣逗你妹2012-01-22 08:11:18
人物表演用力过度,台词夸张得让人厌恶,剧情庸俗无奇。本年度第一部看完之后影响情绪的烂片。 @2012-01-22 08:11:18
寒枝雀静2017-02-11 11:59:32
单独探讨人性就容易忽略故事所处的社会背景。所有的谎言背后的欲望恐怕无不是社会为每一个角色建构的欲望标尺。换言之,谎言也是社会规训的一部分。这一点在妻子那一段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但展现的手法和视野还是觉得太浅白了。相比之下《楢山节考》要高明得多。影史关我啥事儿啊?
cd520198107162014-05-06 00:17:05
看了这部电影后,失望之极,远没有当初看芥川龙之芥作品的那种震撼。记得大学一个老师说过,小说最失败的地方就是在书中用过白的语言把宗旨点明,电影中就不时的点明,而且叙述环节并没有书中那种环环相扣,时实时虚,但是又分不清哪是实哪是虚的感觉,反正感觉电影很失败,想必非常喜欢的人是因为没有
沉歌2008-02-25 12:07:56
第一次看到鬼上身的样子。居然也懂了所谓的镜头语言。
稀有电影2013-05-07 17:59:17
看到剧情简介你基本就可以有个心理分数了,然后看完电影,你看那个分数和真正的分数有没有差别。
[未注销]2020-03-23 03:46:21
一则寓言故事,一场话剧演出。❶三人虽然争相认罪,看似态度良好,但都不忘维护自己的形象——强盗:征服女人且决斗战胜男人。女人:被男人目光逼迫而无意识地将其杀死。男人:原谅强盗的罪过之后自裁,保有残存的荣誉。众说纷纭,真相无从考证。❷通过明台词揭示老生常谈的道理,缺乏骇人听闻、振聋发聩的力度;❸乞丐、樵夫、和尚像是强盗、女人、男人的二重身/转世。
陆钓雪de飘飘2022-02-21 16:45:20
所罗门和罗生门的智慧,狮子的勇敢,山羊的胃,马基雅维利的机巧。我喜欢里面三船敏郎和京町子的狂笑声,那是日本人的压抑彻底释放后的笑声,是从阮籍这里学来的笑声。森雅之以为自己的尊严是自杀,京町子以为自己的尊严是被杀,这确实是非常日本式的自我掩饰(而在当代豆瓣人眼里可能反而是尊严的反面)。第四个故事显示,男人也可以在软弱、害怕和激愤下互相刺杀,女人也可以在觉醒后嘲笑这个世界但同时保持着自己的柔软和蔑视。听说罗生门中曾经住着鬼,但因为害怕人类的残暴而逃离了这个地方。
圆首的秘书2015-01-20 23:54:08
远没有说的那么神吧,无非就是臆测了人性,把所有角色都当成表述自身观点的道具而已。结尾反转虽则让人感动,但也彻底取消了哲学性,而且好好的来这么一下子太假了吧。另外志村乔跟那个和尚从头到尾瞪着个牛眼是要干啥啊。宫川一夫摄影不用说绝对是顶级,尤其是最后的打斗。50年的黑泽,真是一般一般。
雨苔思音2020-04-05 10:46:10
强盗眼里,自己是武艺高强风流倜傥的大盗,妻子眼中,自己是被迫受辱,无力心伤的妇人,丈夫眼中,自己是妻子受辱含恨而尽的男人,樵夫眼中,自己只是个不抱任何杂念客观的旁观者。但是每个人都在说谎,因为每个人都有私心,连鬼也会私心。
连城易脆2015-07-17 15:13:58
不得不说,本片可以被奉为经典确实名副其实,叙事手法巧妙,核心内涵深刻,确实给很多电影人带来不少启发。有软弱的地方就会有谎言,决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去泯灭自己的人性...
一只麦麦2009-09-11 19:10:28
武士道精神男性风格,偏爱大自然异常力量,东西方文化交融,对传统能乐美术的借鉴;信任危机与历史客观性怀疑,多视点多空间主客观叙述交错的嵌套结构,影像与背景具有抒情性,改变古装历史片的武打形式,第一部以性构成戏的日本影片。同一事件不同说法电影语言新时代开端
双晚2019-04-15 14:02:33
A+. 故事非常简单,却能从悬疑入手抽丝剥茧,一步步抵达探讨人性虚伪的宏大境界,着实有四两拨千斤的轻盈与气度。林中的斑驳光影与人的光鲜外表和幽暗内心形成微妙的对照。但《罗生门》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只是控诉人之虚伪,而是解释了“虚伪”从何而生:主人公们被牢牢钉在男性主导女性顺服的社会规范中,性别权力结构在樵夫版真相中的短暂颠覆成为释放本性的唯一出口——渴望激情的女人和畏惧死亡的男人都为社会所不齿,谎言便成为人面对无法宽容自己的外部世界时本能的自我保护。人心固然自私险恶,但“人心险恶”的背后,是一整个时代在“逼良为娼”。黑泽明给我们留了一个雨过天晴的结尾,但无论是晴是雨,罗生门都会永远矗立。
Kaito2019-12-24 20:08:53
黑白电影会让人想到白噪音,而反映到《罗生门》里,白噪音这种通感大概可以当作是一种隐喻存在。真相有千白种真相,但都对各自做了修饰。
\t^h/2017-05-26 18:58:49
其实我觉得镜头语言比内涵禁得起时间考验多了,一想到砍柴的先生连看四出戏就觉得是人都要受不了。
生人回避2019-05-02 01:31:16
要我说真正跨时代的是原著开辟了多角色多线叙事先河,而黑泽明在二战后不久便将其影像化只能说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吧。
拉文桑2024-01-29 18:28:14
樵夫掩盖的是自己的偷盗行为,所以武士最后一定是被短刀所杀;女人掩盖的是自己的失贞和不忠,所以她一定背叛了丈夫;强盗强调的是自己的勇猛,所以武士一定不是被他所杀,也许他们真的有过决斗,但在这场决斗中,他并没能杀死武士;武士掩盖的是自己的懦弱,所以他给自己塑造了剖腹自杀的伟大形象。
seabisuit2018-12-22 23:32:57
从此以后同样的电影和事件被称作罗生门,能看到许多黑泽明对待战争和历史的态度,各执一词的经过并不重要,看结果。宫川一夫的摄影早坂文雄的配乐鬼斧神工,突出了女人也比男人更加坚强。因为自身的脆弱而撒谎,对自己都不能够坦白还谈何对别人,不自私的话都无法活下去。大悲之后又留有希望,从森林废墟中走出怀抱着孩子而循环往复,如果不能彼此信任,这世界跟地狱又有什么分别呢。上海影城日本大师展,资料馆修复版二刷。
汪金卫2011-02-16 21:04:22
打斗场面真实而险象环生,最后对人性的探讨和争执更将此片升华。对于犯罪现场的最后一个描述实在是太亮了,三人反应迥然不同,真让人啧啧称叹。//【20181223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4K修复版。上次看已是近8年前。此次大银幕重温,注意力集中在不同的故事版本对叙事者的美化,不仅体会到人性的复杂、谎言的力量,也能够抽丝剥茧、拼凑出一个接近真相的故事。四星半
思阳2008-02-11 15:53:01
照二十一世纪的眼光来看,这部片子挺大惊小怪
爱情海2017-04-06 21:27:57
揭发人性的黑暗面,谎言、私欲、虚荣、软弱。
柯里昂2015-03-04 18:08:09
重看。如果人与人间连信任都没有,那这个世界和地狱有什么分别。黑泽明第一部真正大师级作品。会再看。
[己注销]2010-05-29 21:59:46
(9/10)本片的精华集中在后半部,但如果没有前半部的铺垫,这部作品就无法成为经典。电影版其实是结合了芥川龙之介的两个短篇小说《罗生门》和《竹林中》改编而成,两部原作都是对人性绝望的灰暗结局,但黑泽明添加了一个樵夫收养婴儿的场景收尾,象征着对人性的希望。
曼仔2020-02-06 02:40:27
难以置信这竟然是我看过的第一部黑泽明……算是一次影像与小说很好的联姻,“翻译”的很有趣,当然也主要是文本本身过硬。表达即叙事,叙事即虚构,说谎有时候并非有意,而是在有意无意间,这才是人间真实,这个故事既可以实看,也可以虚看。实看的话,强盗痛快招认自己的杀人罪名,但隐去了懦弱、犹疑、反复、被女人耻笑的细节;女人则强调自己的可怜、无辜、昏了头脑,不愿意真实袒露自己内心的欲望;丈夫的魂灵则宁愿把自己的死说成自杀,也略去了自己的冷酷、软弱、可悲。但如果把这些谎言看成是故意的,就看浅了人性的复杂。记忆本身就在虚构,只有片面的、扭曲的真实,才是“真实”。
罗生门豆瓣热评
瞳2010-11-10 23:09:35
想起史铁生的一句话:“历史在发生时未被发现,在发现时已被重组”,没有绝对的真实能在叙述中被还原。很赞同看过的一个说法“谎言的对立面是宽容”,听者的理解力与接受度影响着叙述者对真相还原的保留度,你若能对他的懦弱退让和罪恶表示宽容,兴许由着这份信任就能更贴近真相了。
rhyme2008-01-07 17:54:11
看于复旦三教的一个夜晚。走出教室,但走不出黑泽明。
A。2013-08-10 22:15:57
第一部黑泽明。这就是为什么,从终极意义上讲,人们或许无法相互理解与沟通的原因。意图到语言是一层折损,说出到听见又是一层折损,人的背景、能力、心理都影响其讲话与倾听的重点。没有看到恶,看到的是人的胆怯、虚荣及局限。审判者藏于镜头后,象征着全知者/真相的缺席。认知上的敞开带来结尾光明
琴酒2011-11-12 07:37:11
“我听说罗生门里的鬼因为害怕这里人的残忍而逃走。”比起四段论的谎言,乞丐对恶一脸了然于胸与凛然直视的狰狞表情让我浑身发冷,最后那场雨中的逼问竟然把我逼哭了。贫穷逼得善良变成了罪孽,谎言逼得人一步步审问自己无地自容,对错的底线都不再有资格坚守。黑泽续了个光明的尾巴,实在是不得不续。
暖鱼2009-02-23 00:23:32
倒没见着大的恶,只见到了人的软弱以及在他人面前掩饰这软弱。。或许软弱就是恶?片头还以为是中国片呢,林中那段光影很不错。里面的笑声有些做作。。。
握不住的灵魂2012-08-02 20:02:59
「人对于自己的事不会实话实说,谈他自己的事的时候,不可能不加虚饰。这个剧本描写的就是不加虚饰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甚至可以这样说:人就算死了也不会放弃虚饰,可见人的罪孽如何之深。这是一幅描绘人与生俱来的罪孽和人难以更改的本性、展示人的利己心的奇妙画卷。诸位说仍然不懂这个剧本,因为
Q。2011-09-09 15:27:52
“住在罗生门这儿的鬼因为害怕人类的凶残而逃走了。”此类电影的开山鼻祖,但相对而言弱于原著不少,但毫无疑问,在50年代能拍出这样的一部电影,带来的震撼可想而知。人性中赤裸裸的谎言、软弱、猜忌和不信任,影片作为一面明镜,直入人心。★★★☆
袁牧2010-01-27 17:37:00
摄影机第一次进入了森林的内在,三船敏郎奉献了自己不断变化,放浪形骸、富有层次感的高超演技。
冰红深蓝2015-03-15 19:57:29
黑泽明成名作,威尼斯金狮奖。摄影和剪辑功力甚高,三船敏郎的表演很精彩(他的笑和京町子的哭真是绝配)。影片揭露了人性中赤裸裸的软弱和谎言,也呈现了男女关系和社会地位的很多问题,罗生门更是成为广为人知的词汇,意指当事人为私利各执己见致使真相扑朔迷离的情况。其实影评不也是罗生门么 (9.0/10)
微反唇2020-11-23 17:09:51
乞丐从罗生门后离开,自认看清人性的他迈入地狱的磅礴大雨;樵夫抱着孩子从前门迈入光明,心有愧的他将孩子带入人世;和尚独自徘徊于罗生门,人世的苦和自身的信投身于两世间的思索
饥饿艺术家2009-06-24 14:15:28
在某处电锯装修声音中看了最恐怖的那段。很惊神。受不了日本女人没眉毛。。。
米姐起飞2009-10-31 13:50:09
如果早看便会早明白一些事,但有些错仍需不可避免地犯.所以不必费劲脑子想那些没亲眼见到的事.见到都未必与对方达成共识,何况只是听说只是异想.
Ocap2015-06-12 18:42:03
一直到樵夫颠覆旧说辞之前,故事都像在讲男女关系与女权觉醒。最后转移焦点到旁观者上,谎言与人性劣根的揭露,却成众生相。即使一时半会难道其中奥妙,也毫不妨碍它的直击人心,好像在经过大脑的理性思虑之前,黑泽明早已借电影,往心口、向人性,奏响一曲赞斥交加的歌了。→18.10.14 二刷。五星不改,但私影史十佳地位有晃动,对它“电影”层面的认可已不及价值观共振度。由怀抱至善信念到承受至恶冲击,再到承认复杂与灰色常态、辩证向阳。无论如何,依然是我心目中在场景构建上堪称完美的杰作。躲/淋雨对出(片刻)/入世的象征,深入密林与遁入人性深处/隐蔽处的对位,完全舞台化、对摄影机/观众提供证词(软性“打破第四堵墙”)的纠察使署,乃至最后雨过天晴的向阳表意,纯粹而极致。
张天师2006-10-31 16:22:16
人类生来就是自私的,在这个故事里没有谁对谁错。谎言+推翻,即使在近几年这种形式仍旧很时兴。
巴乌2006-07-07 21:05:23
再次认真观看时才发现摄影剪辑精妙之处。
大头绿豆2013-07-04 20:19:40
在那个时代它肯定是一部开创性的好电影,但显然无法取悦现在的观众。所有关于人性的讨论都是以对白给出,并且竟然出自乞丐和樵夫。以三船敏郎为首的几个演员,演技跟《七武士》时期几乎一样表面、浮夸,以及慢半拍。人性部分,相信芥川龙之介的原著剖析得会更深刻。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2019-09-22 23:30:16
撒谎是为了掩盖软弱,有软弱的地方就有谎言。而黑泽明在洞察人性后依然选择了希望,结尾堪称神来一笔。镜头语言不能再好~
Jokery2010-06-17 21:59:50
人只是以为自己诚实,有软弱的地方就有谎言。但是每个人内心都会有软弱,并且构筑了每个人利用谎言企图展现的幻像,而每个人心里面的那道阴暗的罗生门又是多久才放晴一次?
欢乐分裂2017-09-09 12:30:38
#重看#创造了一个经典的多角度叙事模式,「罗生门」从此成为影史最重要的专有名词;没有真相的结尾,多方位侧面叙述交织出的重重语言迷宫,依然能还原出人性的黑暗;简洁利落的剪辑,急促紧凑的鼓点,黑泽明壮阔雄浑的气象格局,天光云影,风动雨声,东方式美学意蕴。
影志2019-04-14 18:17:20
“我对人类又充满了信心” 这个信心恢复的有点快…
Indecent time2014-09-20 13:01:24
为什么我们总是活的很累,以前我以为是因为我们总得掩盖真实的自己而时时刻刻说谎,活给别人看,看完罗生门我想到,人说谎,总归是因为懦弱,看似是因为怕别人无法接受事实,其实是看不清自己的灵魂,在自我麻醉中获得短暂的心安;然而,自省,才是在骗别人骗自己的世界中活下去的星星之火
硬搞2014-01-17 18:17:13
不爱看老片的根本原因就是大多演员的表演都异常浮夸,此片尤甚。破老头都亲眼目睹了还得劲地苦思冥想?不想惹事上身干嘛还引这个话题?莫名其妙!!甚至居然连鬼魂都出来了?有完没完!!
朝暮雪2012-08-18 01:38:01
揭露人性、直击灵魂的影史伟大作品,后来无数电影、甚至无数真实事件上都能看到罗生门。
追风的猫2023-01-25 20:26:23
人在写给自己的日记本里都会撒谎,更何况这种生死攸关的局面呢.
Fleurs.哼哼2016-02-24 21:44:26
不要这样对待她,她们不是男人,她们无法克制的哭,是因为她们是弱者 这番话让罗生门外的雨一直下,下到了今天。 我们都身处其中,自以为是,其实与其说骗了别人,不如说我们都在欺骗自己
米粒2012-06-20 12:21:10
1950年的电影,已是如此成熟,真是让人震惊啊。当然如果这个故事放到现在或许会被讲得隐晦很多。不过我一直被那个半裸的男的长得如此像锤哥这件事困扰。。。
星夜桐影_TV5XQ2016-10-06 20:37:55
節奏慢又沉悶,大失所望。希望心機婊被支解開膛拿去燉!本來給兩星,為了心機婊再減一顆星...... 結尾救回一顆星~兩星結案。
焚紙樓2016-09-02 08:57:16
徐浩峰:「《羅生門》與《大國民》都是人類精神的巔峰之作。偉大藝術家都是追求空間感的,影視表演是神態,戲劇表演是型態,黑澤明拍古裝戲,要求演員作戲劇化表演,甚至直接搬用能樂演技。日本的能樂就是中國宋代的戲劇,只不過不知道甚麼原因沒有演進,而是永遠得停留在了中國宋代。」
火娃2019-10-04 20:45:04
8/10。镜头剪辑技巧有着后人难以企及的魅力,樵夫进山直到看见树枝上一顶女人帽子为止,广角仰拍透过交织的树枝呈现耀眼的阳光,流畅感的摇摄切入特写使镜头失去了方向感,带有紧迫感,而强盗出场不稳定的跟拍突显其狂喜的情绪;和尚错过反向行走的武士夫妇,仅通过一个正面摇入二人侧影再摇至背影的完整镜头,减化叙事。两点构图频繁运用,躲雨的下人对世间疾苦的冷淡、庭审中真砂俯身哭泣,这两场戏,和尚与樵夫分别以斜站、端坐在远景形成二人集团,相互对峙,象征案件回忆充满了复杂的关系;在森林里强盗占有真砾离去后,武士夫妇面对构图中大片的空地,象征夫妇俩不知如何是好的心理空洞,在丈夫冷酷的蔑视下,以真砂近景交替四个武士的面部特写,真砂的绝望一点点增强。叶影晃动、台阶空荡的空镜剪接表现时间流逝。遗憾的是表演模式未脱离舞台化。
tangerine2019-12-03 00:20:42
太浮夸,受不了。虽不能说没有大师之气吧,但是这种所谓的“人性试炼场”型电影,总是把极端的人放在极端的环境下,得到一个极端的结果,然后告诉你:唉人性就是这样太他娘的丑恶了,真的有必要么,我对人类还是很有信心的,不用这么费劲地打碎重塑。
诸葛若见2018-04-21 21:49:07
每个人都在用谎言,包装成对自己最有利的言论。自私和软弱,中伤和攻击,猜忌和质疑,不信任与不理解。明知是恶事,却依然为之的狰狞表情。哪怕过了68年,依然让人看的通体发寒。深刻且尖锐,对于人性弱点的洞察,一览无遗。#北京电影节#
豆瓣逗你妹2012-01-22 08:11:18
人物表演用力过度,台词夸张得让人厌恶,剧情庸俗无奇。本年度第一部看完之后影响情绪的烂片。 @2012-01-22 08:11:18
寒枝雀静2017-02-11 11:59:32
单独探讨人性就容易忽略故事所处的社会背景。所有的谎言背后的欲望恐怕无不是社会为每一个角色建构的欲望标尺。换言之,谎言也是社会规训的一部分。这一点在妻子那一段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但展现的手法和视野还是觉得太浅白了。相比之下《楢山节考》要高明得多。影史关我啥事儿啊?
cd520198107162014-05-06 00:17:05
看了这部电影后,失望之极,远没有当初看芥川龙之芥作品的那种震撼。记得大学一个老师说过,小说最失败的地方就是在书中用过白的语言把宗旨点明,电影中就不时的点明,而且叙述环节并没有书中那种环环相扣,时实时虚,但是又分不清哪是实哪是虚的感觉,反正感觉电影很失败,想必非常喜欢的人是因为没有
沉歌2008-02-25 12:07:56
第一次看到鬼上身的样子。居然也懂了所谓的镜头语言。
稀有电影2013-05-07 17:59:17
看到剧情简介你基本就可以有个心理分数了,然后看完电影,你看那个分数和真正的分数有没有差别。
[未注销]2020-03-23 03:46:21
一则寓言故事,一场话剧演出。❶三人虽然争相认罪,看似态度良好,但都不忘维护自己的形象——强盗:征服女人且决斗战胜男人。女人:被男人目光逼迫而无意识地将其杀死。男人:原谅强盗的罪过之后自裁,保有残存的荣誉。众说纷纭,真相无从考证。❷通过明台词揭示老生常谈的道理,缺乏骇人听闻、振聋发聩的力度;❸乞丐、樵夫、和尚像是强盗、女人、男人的二重身/转世。
陆钓雪de飘飘2022-02-21 16:45:20
所罗门和罗生门的智慧,狮子的勇敢,山羊的胃,马基雅维利的机巧。我喜欢里面三船敏郎和京町子的狂笑声,那是日本人的压抑彻底释放后的笑声,是从阮籍这里学来的笑声。森雅之以为自己的尊严是自杀,京町子以为自己的尊严是被杀,这确实是非常日本式的自我掩饰(而在当代豆瓣人眼里可能反而是尊严的反面)。第四个故事显示,男人也可以在软弱、害怕和激愤下互相刺杀,女人也可以在觉醒后嘲笑这个世界但同时保持着自己的柔软和蔑视。听说罗生门中曾经住着鬼,但因为害怕人类的残暴而逃离了这个地方。
圆首的秘书2015-01-20 23:54:08
远没有说的那么神吧,无非就是臆测了人性,把所有角色都当成表述自身观点的道具而已。结尾反转虽则让人感动,但也彻底取消了哲学性,而且好好的来这么一下子太假了吧。另外志村乔跟那个和尚从头到尾瞪着个牛眼是要干啥啊。宫川一夫摄影不用说绝对是顶级,尤其是最后的打斗。50年的黑泽,真是一般一般。
雨苔思音2020-04-05 10:46:10
强盗眼里,自己是武艺高强风流倜傥的大盗,妻子眼中,自己是被迫受辱,无力心伤的妇人,丈夫眼中,自己是妻子受辱含恨而尽的男人,樵夫眼中,自己只是个不抱任何杂念客观的旁观者。但是每个人都在说谎,因为每个人都有私心,连鬼也会私心。
连城易脆2015-07-17 15:13:58
不得不说,本片可以被奉为经典确实名副其实,叙事手法巧妙,核心内涵深刻,确实给很多电影人带来不少启发。有软弱的地方就会有谎言,决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去泯灭自己的人性...
一只麦麦2009-09-11 19:10:28
武士道精神男性风格,偏爱大自然异常力量,东西方文化交融,对传统能乐美术的借鉴;信任危机与历史客观性怀疑,多视点多空间主客观叙述交错的嵌套结构,影像与背景具有抒情性,改变古装历史片的武打形式,第一部以性构成戏的日本影片。同一事件不同说法电影语言新时代开端
双晚2019-04-15 14:02:33
A+. 故事非常简单,却能从悬疑入手抽丝剥茧,一步步抵达探讨人性虚伪的宏大境界,着实有四两拨千斤的轻盈与气度。林中的斑驳光影与人的光鲜外表和幽暗内心形成微妙的对照。但《罗生门》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只是控诉人之虚伪,而是解释了“虚伪”从何而生:主人公们被牢牢钉在男性主导女性顺服的社会规范中,性别权力结构在樵夫版真相中的短暂颠覆成为释放本性的唯一出口——渴望激情的女人和畏惧死亡的男人都为社会所不齿,谎言便成为人面对无法宽容自己的外部世界时本能的自我保护。人心固然自私险恶,但“人心险恶”的背后,是一整个时代在“逼良为娼”。黑泽明给我们留了一个雨过天晴的结尾,但无论是晴是雨,罗生门都会永远矗立。
Kaito2019-12-24 20:08:53
黑白电影会让人想到白噪音,而反映到《罗生门》里,白噪音这种通感大概可以当作是一种隐喻存在。真相有千白种真相,但都对各自做了修饰。
\t^h/2017-05-26 18:58:49
其实我觉得镜头语言比内涵禁得起时间考验多了,一想到砍柴的先生连看四出戏就觉得是人都要受不了。
生人回避2019-05-02 01:31:16
要我说真正跨时代的是原著开辟了多角色多线叙事先河,而黑泽明在二战后不久便将其影像化只能说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吧。
拉文桑2024-01-29 18:28:14
樵夫掩盖的是自己的偷盗行为,所以武士最后一定是被短刀所杀;女人掩盖的是自己的失贞和不忠,所以她一定背叛了丈夫;强盗强调的是自己的勇猛,所以武士一定不是被他所杀,也许他们真的有过决斗,但在这场决斗中,他并没能杀死武士;武士掩盖的是自己的懦弱,所以他给自己塑造了剖腹自杀的伟大形象。
seabisuit2018-12-22 23:32:57
从此以后同样的电影和事件被称作罗生门,能看到许多黑泽明对待战争和历史的态度,各执一词的经过并不重要,看结果。宫川一夫的摄影早坂文雄的配乐鬼斧神工,突出了女人也比男人更加坚强。因为自身的脆弱而撒谎,对自己都不能够坦白还谈何对别人,不自私的话都无法活下去。大悲之后又留有希望,从森林废墟中走出怀抱着孩子而循环往复,如果不能彼此信任,这世界跟地狱又有什么分别呢。上海影城日本大师展,资料馆修复版二刷。
汪金卫2011-02-16 21:04:22
打斗场面真实而险象环生,最后对人性的探讨和争执更将此片升华。对于犯罪现场的最后一个描述实在是太亮了,三人反应迥然不同,真让人啧啧称叹。//【20181223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4K修复版。上次看已是近8年前。此次大银幕重温,注意力集中在不同的故事版本对叙事者的美化,不仅体会到人性的复杂、谎言的力量,也能够抽丝剥茧、拼凑出一个接近真相的故事。四星半
思阳2008-02-11 15:53:01
照二十一世纪的眼光来看,这部片子挺大惊小怪
爱情海2017-04-06 21:27:57
揭发人性的黑暗面,谎言、私欲、虚荣、软弱。
柯里昂2015-03-04 18:08:09
重看。如果人与人间连信任都没有,那这个世界和地狱有什么分别。黑泽明第一部真正大师级作品。会再看。
[己注销]2010-05-29 21:59:46
(9/10)本片的精华集中在后半部,但如果没有前半部的铺垫,这部作品就无法成为经典。电影版其实是结合了芥川龙之介的两个短篇小说《罗生门》和《竹林中》改编而成,两部原作都是对人性绝望的灰暗结局,但黑泽明添加了一个樵夫收养婴儿的场景收尾,象征着对人性的希望。
曼仔2020-02-06 02:40:27
难以置信这竟然是我看过的第一部黑泽明……算是一次影像与小说很好的联姻,“翻译”的很有趣,当然也主要是文本本身过硬。表达即叙事,叙事即虚构,说谎有时候并非有意,而是在有意无意间,这才是人间真实,这个故事既可以实看,也可以虚看。实看的话,强盗痛快招认自己的杀人罪名,但隐去了懦弱、犹疑、反复、被女人耻笑的细节;女人则强调自己的可怜、无辜、昏了头脑,不愿意真实袒露自己内心的欲望;丈夫的魂灵则宁愿把自己的死说成自杀,也略去了自己的冷酷、软弱、可悲。但如果把这些谎言看成是故意的,就看浅了人性的复杂。记忆本身就在虚构,只有片面的、扭曲的真实,才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