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美国8.1分纪录片《细细的蓝线》BD1080p.中英双字


细细的蓝线海报

名称:细细的蓝线

别名:一线之差(港) / 正义难伸(台) / 细蓝线 / The Thin Blue Line

主演:Randall·Adams / 戴维·雷·哈里斯 / Gus·Rose

导演:埃罗尔·莫里斯

地区:美国

年份:1988

语言:英语

时长:103分钟

更新:2024-11-27 01:32:36

细细的蓝线剧情介绍

本片采用了事件重现的方法再现了1976年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一起枪杀警察案。导演埃罗尔•莫里斯(Errol Morris)11年后采访了被判死刑、后转终身监禁的犯罪嫌疑人兰道•亚当姆斯(Randall Adams)、指证亚当姆斯的惯犯大卫•哈里斯(David Harris)、当年案件审判的三位证人米勒夫妇和麦克•兰道(Michael Randall),以及参与此案侦破与审判的警察、法官与律师们。通过不同人物对案件发生情形不同角度的描述,莫里斯成功证实了亚当姆斯的冤屈,并借片中一位公诉员之口点名警察是区分一个民主社会与极权的“细蓝线”。 此片的公映在美国引起极大反响。德克萨斯罪犯申诉庭推翻了对亚当姆斯的判决。由于达拉斯拒绝对此案进行重审,亚当姆斯终于1989年被无罪释放,后成为积极反对死刑的社会活动家。本片也成为美国纪录片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部,赢得国际纪录片协会大奖、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并入选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保护名单。

细细的蓝线下载地址一

最新资源已封禁吸血客户端,迅雷用户请更新到最新版,推荐使用qbittorrent、utorrent、BitComet等bt客户端下载!

细细的蓝线下载地址二

细细的蓝线下载帮助

  • 0.推荐使用bt软件下载新资源磁力链。不保证电驴地址可正常下载。
  • 1.如使用迅雷下载提示‘任务错误,未知错误,敏感资源,违规内容,版权‘等等,可留言报错
  • 2.出现以上情况与本站无关,因迅雷官方响应政策屏蔽资源导致。
  • 4.如遇到老片迅雷下载速度过慢,可试着复制ed2k电驴地址或磁力链到迅雷网盘或百度网盘离线中下载,也可以试试迅雷会员速度加成。
  • 5.如某片全部地址都无法下载,建议您到留言中心告知。

细细的蓝线豆瓣热评

  • TORO VAN DARKO2010-05-29 01:34:55

    导演放弃纪录片惯用的旁白叙述,取而代之的是用大量镜头语言配乐剪辑等电影叙事技巧表述其观点。电影中重现案件的方式很有趣,总是不完整的局部摄影让观众亲临现场却带来更多想象。大量的访谈和证据呈现让这部记录片的实际意义及其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电影本身。另外,配乐真棒。

  • 云雾敛2019-03-31 15:43:51

    电视现场还原类犯罪节目的鼻祖,多人视角共同展开,犯罪片拍法的还原事故,前者在剧情上制造了一个“罗生门”的悬疑争论,后者将纪录片与电影之间的界限打通。在大段落的组合方式中,悬疑是首位放置的,在亚当姆斯叙述沉稳之后,我们自然的有了他是被冤枉的印象,但随之而来的多个警察证词,推翻了我们的想法,确立他是嚣张跋扈罪犯的事实,这一开局,即将真实结果给予我们,又用不同视角的证词矛盾性与职业身份带来的歧视制造了我们的心理认知偏差,而后的剪辑都是依照这个组合规则,从这个剪接方式来看,已经不是纪录片的手法了,而是悬疑电影的模式,而目的则在于增加可看性,进而使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一事件。电影元素在本片中是频繁出现的,汽车影院、默片的穿插、还有用特写、低调打光拍摄的多次出现的还原现场都是纪录片引用电影的创作模式。

  • 赱馬觀♣2011-12-16 15:22:27

    艺术不是寻求答案,只是提出问题。但选择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取决于心里的答案。……莫里斯后来在访谈中谈及真相的固有价值。“我们对于历史的观点总是难免缺陷,但求索真相的脚步永远不应停歇。”

  • 2015-09-18 05:40:05

    原来细细的蓝线是这么个意思。导演的聪明渗透在电影的方方面面,他作为纪录片导演的态度表达得微妙又清晰、有力且极有耐心,作为观众看起来极为享受。Glass奉献了我看过听过的他的最好的一次配乐。

  • 摩托喇嘛2016-03-06 10:36:06

    true detective 和the jinx 的祖爷爷。

  • 皮皮鲁西西2008-08-12 21:10:45

    字幕原因还是今天下午闹低血糖?我愣没跟上这片子的逻辑......

  • Bill2009-02-10 23:41:47

    完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案件 一帮子没有良心和大脑的人创造出的冤假错案 不过更让人不是滋味的是 那个沉冤得雪的Adams竟然最后还去起诉导演 哎

  • NickyROி2017-01-03 17:08:00

    Randall Adams因脑瘤于2010年去世 生前未获得政府赔偿

  • Clyde2013-03-02 14:17:31

    从纪录片拍摄与制作的角度来看,也许不算伟大的作品,但从纪录片的社会功能来看,本片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因为一部纪录片,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也对美国的法律体制提出了至今回响的质疑。纪录片的创作的社会意义,与纪录片创作的艺术价值相比,孰轻孰重,因人而异,也因影片而异。

  • 思阳2010-03-01 06:48:36

    一部片子让现实翻案让电影终究发挥了点实用性。喜欢它讲故事的方式。首创的情景再现确实影响深远。

  • 小易甫2015-04-01 05:21:13

    影片令人震惊地反映了所谓证人对自己谎言的坚信,揭露了极易被操纵从而引发冤案的美国司法系统,留给这一系统参考的永远只会是排除了谎言与流言后所剩的一半真相,即便合理的怀疑也能遭到歪曲。影片对犯罪现场的多次搬演否定了绝对真实的存在,而这一创新的虚构成分也成了该片当时被奥斯卡拒绝的原因。

  • 2021-04-09 20:20:10

    威廉姆斯[没有记忆的镜子] 我只感觉到看到了央视12普法栏目的前身 风格化静默纪录情节剧式的搬演手法 电影所能呈现出的真实是相对的 分等级的 偶然的 莫里斯利用的是对虚构谎言的揭穿进而构建出竞争性真实的思想形态和意识 选择相对的偶然的真实事界

  • 冰红深蓝2015-04-09 20:41:54

    如同侦探片般的事件重现+多位当事人访谈+报纸证词剪贴,开创了新颖独到的纪录片模式。低调布光、大特写、剪影和Pilip Glass的配乐营造出了黑色电影的氛围。本片公映后亚当姆斯得以无罪释放,社会影响也已足够,但观影过程现在看来还是略显沉闷乏味。(7.5/10)

  • Lies and lies2017-07-08 21:10:02

    陪审团应该以貌取人了,David Harris确实富有魅力。那些电影式的重演场景,嘲弄了人们对虚构的热爱。跟70年代汽车影院的电影并无二致。

  • 李子鲤|Lilith2009-03-15 14:01:41

    在开始的时候,我真的只是在关心这个片子是怎么讲的,而不太在意它讲了什么,不过最后它终于成功把握引入了事件本身。风格化的导演手法,那个好像是聆听者,实际上也是引导者的不露声色的导演,确能够保证这片子有一种比直接电影更加丰厚和立体的真实感。虽然有搬演和虚构,但是它的前提依然是历史文本无法等同于历史本身。相比之下,那个动画纪录片呢?

  • 2018-03-14 09:16:26

    策略性极强,可以说是当剧情片拍的,作者有意识地隐藏大部分已知信息量,随案件发展逐步透露给观众,就像将近结尾大卫举起手挠头让观众第一次看到他原来是一直戴着手铐的。其次是案发场景的多视角还原,逐渐变满的烟灰缸,工作中的爆米花机,“举步维艰”的钟表,这些视听化的呈现进一步拓宽了表达空间

  • YiQiao2020-03-24 23:36:03

    不知道这一部这样的搬演算不算开山鼻祖?感觉后来看的好多罪案纪录片都是这样的调子//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或说影响了影像的表达//社会影响大于纪录片本身 可能这也是纪录片特有的功效(是比剧情片更强势的影响

  • 圆首的秘书2015-05-01 23:51:23

    虽然所有试图进行场景还原的电影、电视节目都在有意无意地模仿细细的蓝线,但迄今为止没有一部片子成功了,因为没有一部作品、一个导演有埃罗尔·莫里斯还原千百次场景、叠加千百个细节、否定千百个可能的耐心和勇气。最高法没做到的,莫里斯做到了,这就是逻辑性、说服力的明证。

  • 米粒2013-11-16 11:24:26

    被格拉斯洗脑了,他是那种音乐反过来会影响电影的创作的人。莫里斯说他当时只是想拍一部关于德州死刑法案的“高大全”纪录片,也采访了很多死囚,直至他发现Adams的案子。真相就在那里,只有一个,而影片故意地回溯了几十上百种,难怪一个毫无干系的人最后落得被判死刑下场,真是让人唏嘘。

  • 持人的摄影机2021-08-04 12:40:28

    9.0/10。①关于1976年德克萨斯州枪杀警察案中被冤枉的嫌疑人的纪录片。细细的蓝线在美国代指警察。②叙事形式上是零旁白+口述采访+说明性的空镜头/报纸/档案/照片/绘画/虚构的场景重现。各种场景重现为电影增加了不少戏剧性,尽管电影依然有点闷。③尽管场景重现的那些片段本身设计极用心地还原现场,而且这些片段通过对当事人的局部摄影制造了留白与不完整从而营造了一定的客观观察感,但与其他纪实的形式的并置却让这种本质虚构却假装客观纪实的形式显得别扭甚至有些虚伪。④以大量的低调打光+剪影+大特写+影子+精准配乐渲染了黑色电影氛围。

  • 失意的孩子2016-06-06 11:51:42

    略有点凌乱,虽然访谈了多方,但也不至于像罗生门般扑朔迷离,电影的立场十分清楚。

  • 吹牛伯爵2022-05-25 16:58:41

    一部近似论文的纪录电影。导演莫里斯创造性地发明了事件重演的方式并重构对真相的还原。汇编入采访内容的其他影像片段(如在罗勒夫人说自己喜爱侦探故事后插入引用了一段黑色侦探电影)、文件档案上的词汇特写、时钟及闪烁的警灯图像,如此的拼贴形式并非单一所指的不断重复,而是以碎片化的影像为被访者的叙述作视觉化的批注,而时钟,警灯等母题的重复也反映着案件的危机紧急,充满未知。犯罪现场的重复搬演,将自相矛盾的证词并置,通过黑色电影式的高反差布光遮挡真正罪犯的面容,极端的大特写(麦芽汁、手枪)一次次刺激观众的神经,却也逐渐拼凑出案件的真貌来。论证的过程从未使用带有制作者主观特点的旁白来推导,这种仅仅靠交叉剪接各方视角的证词话语来维系影片的实在逻辑的互相运作的方式实则是对直接电影的叛逃将对后世的新纪录片影响深远。

  • touya2020-08-04 23:21:57

    没想到片名竟然是一句讽刺,整个纪录片的呈现方式非常吸引人,这也算是给后续纪录片开了个风格的先河吧。如果没有这部片子,Randall Adams真是要牢底坐穿……

  • MR.Charles2017-06-26 06:47:51

    该类纪录片的开创者 导演巧妙地让观众也成为参与者 从头到尾去重新审视这个案件 导演真的是没有观点的吗 并不是 在结尾的录音带中 他已经完整展现了他的观点 无关个人 关于体制 无关真相 关于谁更适合成为罪犯 而不是找出真正的罪犯

  • 墓岛GRAVELAND2021-05-17 22:52:56

    3.5,《细细的蓝线》包含三重影像。访谈,档案,再现。“再现”在一系列蒙太奇,慢镜,特写之中营造一种接近暴力的冷硬感,影像被不断修改,生成,以枪声作为分节。 不同于被人物直面镜头的访谈,在被重构的黑色影像之中,往往是物的运动的特写取代了人物的脸,后者隐藏在黑暗中,等待着被揭露,而这种虚构之影像则指向现实,社会强度。但这并不意味着《细》并不是形而上学的,相反,莫里斯近乎冷硬地重新构建起事件的实在论,如同横亘三个影像位面的深蓝色(蓝黑色)之下,一个被逐渐揭露的真相。而红色则是不详的,创伤之危险在导演的重构之中诞生,然而导演却全片无一不在宣告精神分析之死。 如何纪录没有发生的死亡?在影片结尾的一组镜头中,真正的凶手衰变为机械里的嘈杂声音,是他被提前执行的死刑。

  • 柯里昂妮2020-02-20 22:32:20

    记录搬演,模拟拼贴,这一套当时新奇的手法如今如今已成央视普法节目的经典套路。

  • chrissy2013-09-12 20:58:59

    Errol Morris真能光凭纯粹的对话剪辑就讲清楚一件事,还能发掘得深入,真神奇..绝对是导演编剧的讲故事模范..字幕还是特别烂,忙完了方案的事争取重做一下吧.

  • 沁云2012-10-26 09:06:18

    现场还原类纪录片的鼻祖。不但把案件分析得条分缕析,最终还帮助被冤屈的人洗刷清白!能感觉到导演虽有自己的态度,但拍得仍十分客观,结论是要观众自己去下的。

  • Dear Cosmos2019-12-26 09:02:34

    【观于《纪录片理论与实践》选修课】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新纪录电影”代表作,由于对影像的客观性质产生质疑,新纪录电影旨在呈现一种对“真实”的意识形态的“争执状态”,不存在衡量影像的先验真实,人们必须自己依据影像做出判断。于是“真实”的纪录片终于脱出了本质主义的束缚,获得了导演的风格(比如这部的黑色电影风格)与院线放映和大量观众。 只是拍的过于沉闷了,感觉做了一个半小时听力练习...感觉芬奇的悬疑片受这种纪录片影响很大

  • JuneYale2012-06-29 21:09:03

    本纪录片更为沉着冷静,通过不同身份的人对十年前一桩枪击警察致死的案件进行描述和评论,展示了结案心切与金钱利益是直接导致错判的原因。尚活着的还有机会重生,如果已经死去呢?能对案件做出决定的任何一人都相当拥有着生杀之权,所谓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如果相关人员有意识到,大家才会更安全。

  • 苗儿2013-10-04 06:13:16

    纪录片还可以怎么拍?把纪录片像电影一样拍的就是这位。(Zelig是把电影拍成纪录片。)比较深的感想是人性复杂啊复杂。David Harris始终笑微微的carefree样子,seems a very likeable person to me. We never get to see his other side.

  •  2019-01-10 11:02:57

    【2019年1月10日-北京电影学院-单万里老师课堂放映讲解】导演精通心理学、哲学,犀利的视角和剪辑手法还原案件。

  • mecca2018-02-11 19:27:13

    对The Jinx与True Detective说:叫爸爸。Philip Glass标志性的拉锯音乐很适合铺气氛,用特写与慢镜头反复推进的演绎法也极适合拼图还原(小成本佳构)。导演所计算的真实与真理何在,被设定为会心一击的观众,你get到了吗?

  • apple2009-11-15 14:28:23

    它的魅力大概在于,你知道片外真实发生的事比这惊心动魄过万倍。

  • 柠檬甜粽2021-09-14 21:13:39

    【B+】这片带给我的冲击是后置的,甚至直到现在我还在不停思考我自己的想法,这也是这部纪录片可能预设的视角,向后退三部的态度,并没有急切的烹饪或者撒上观点鲜明的调料,就连节奏都是趋向缓慢甚至有点沉闷了,但却并不枯燥,甚至还有些故事片的感觉。回环式的对话和案件的重演,甚至包括对审判本身的抽丝剥茧都是从零开始的,它采用的是一种推理逻辑上的线性,再通过对话式的回忆和视听上的场景再现来实现。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虽然这场事件的天平得到了重新的丈量,但是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还能有这样的能动吗?此片的公映甚至拯救了他本人,但是一部思考舆论和妥协的片子,最后却还是通过舆论和妥协来实现改变,更让人觉得难过了。一颗潮湿的心脏又怎么能称斤而论呢?

  • 炯之2018-11-01 16:50:47

    对造成某种结果无数可能性的想象、还原与延伸,信息是碎片化的却也是逻辑化的表现,某些场景的想象确实区别于传统纪录片的客观陈述。

  • 徐渔2012-04-13 11:56:29

    全搬演记录手法,最重要的是社会意义

  • 掉线2015-02-02 11:10:49

    【B】配乐赞,场景还原赞,杀人犯居然有点帅

  • Sico2013-12-16 15:29:06

    IFC Center 什么是到位的剪辑以及强大的逻辑这次是真的见识到了,虽然无字幕听起来还是有些吃力,但是影片的表达到位其实无需赘述。完美的还原片段,静态的固定镜头却是力量感十足,层层推进不寒而栗。一定要把字幕版再看一遍!

  • 阿飞2022-11-22 23:06:49

    4.0。素材组织影像的形式略乏力,非叙境内故事本应是最有趣的,但和设想的大不相同。@纪实影像研究

  • 橙子2014-11-11 19:54:49

    最后一段录音才是大Boss,但不用放已经知道凶手是谁,David有个诡异的逻辑,如果那晚Adams有地方去,这场悲剧就不会发生,pretty self-defensive,and bullshit indeed,但我也无法反驳,and besides the other real bitches are The Millers, you could even tell from the faces

  • LoVe2015-11-24 14:35:17

    还是不太明白个中原因。固有观念和保守害了人。

  • D I D A2015-05-18 17:05:14

    简单的事件被粗暴地处理,留下血腥混乱的现场,历史会记住这场闹剧,但诅咒仍将延续。30年后Robert Durst依靠陪审团及伪证逃过审判就是最好的证明。法庭无正义,有良知的人请继续努力

  • kylegun2020-10-06 10:32:49

    “无辜者入罪也正常,正义女神不是瞎的吗?”“她拿的天枰也不是平的嘛,随时向着权力要求的方向倾斜就对了。”唯一见证警察搭档渎职伪证甚至接受高价催眠,需要一个可以执行死刑的成年人为体制出口气而配合3K党之乡对proud boy杀人狂之人情维护,大法官自豪吹嘘父辈将Dillinger崇拜者随意驱逐出境,黑白跨种族夫妻因家庭拌嘴而随意告发对方藏毒以及唯恐天下不乱侦探迷八卦之心,要求无罪者向莫须有罪名悔过不果神棍心理测试提高量刑……荒诞不经的真实社会群像太过精彩,权力之恶结果也不了了之,天下乌鸦一般黑

  • 默默2010-11-28 12:48:30

    早上昏昏沉沉的估计要重看了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g5WVNgV9oY/

  • Jiajiachan2023-03-18 00:15:51

    基本就是一切美式刑侦类电视节目的鼻祖了

  • 灰色幽默2017-03-09 17:06:18

    9.5。1效果与意义最为强大的纪录片,直接推翻冤案。2对于时间的把握精细到极致,并以此为轴一步步还原事件。3触及到了司法与执法隐藏最深的可怕面目。4粗略讨论了反社会人格的形成与表现。5个案背后的成因令人细思极恐,这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当假象成为根深蒂固的结论,事情的发展就会不受控制

  • Lam2014-04-29 10:26:29

    虽然对纪录片都无感,但是一部纪录片就洗刷了一个人的冤屈还他剩下几十年的人生还是很值得尊敬的

  • 霧鸢野荻2022-10-18 07:10:34

    除了片尾录音中的提问,没有任何直接来自于影片“叙述者”的声音;然而他的言说无处不在、贯彻始终。极尽工巧、(堪称)华丽繁复的各式影像书写组合抽丝剥茧般引导观看者逐步发现真相,毋宁说影片本身就是一段以“伸张正义”为终极目的调查过程,但同时又不得不面对随之而来的道德困境:据说埃罗尔·莫里斯一度被出狱后的Randall Adams起诉侵权;也许这是一切纪录片必然会面临的困境。无论结果如何,创作者早已作出了选择。必然会有代价,甚至牺牲,可是我们选择相信影像的力量。

  • 幽灵不会哭2012-09-22 15:37:08

    先不论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但是它的社会影响力就早已注定传奇了,警察司法当局的错误不仅造就冤案还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十多年后靠一部纪录片来表明清白,让人唏嘘不已。

  • 山止2021-11-15 23:01:08

    “the symbolic ‘thin blue line’ of police officers which separate the public from anarchy, which is described as a state of complete lawlessness”; too clean.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2015-04-10 06:11:45

    多处出现的静止画面局部放大的镜头让我想到一度流行的九宫分割占满相册首页法…各种意义上走在时代前沿的人 配乐牛

  • 么什叫定决能不2017-02-18 23:07:15

    3.5 大量采访和重现交替出现一开始非常有趣,但是整部片子下来难免会觉得节奏过于平均。Philip Glass的配乐简直搞得像在看电视剧尤其有一种twin peaks的感觉。

  • 猪头妖怪2015-04-12 01:57:21

    虽然还是不及The Jinx那种强烈的戏剧性,但在手法和质感上都可视作其当之无愧的前辈。两者整整相隔27年,却没法不让人感觉到,任岁月更迭,世界似乎从未改变。

  • bayer042008-03-02 22:07:11

    用对待好莱坞大片的态度来对待一部纪录片,效果惊人。